初三历史复习改革专题.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三历史复习改革专题

专题四 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 一、中外古代历史上的封建改革 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给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查理·马特 改革 646年实行改革,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大化改新 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用汉姓;鼓励与汉人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促进了黄河流域的民族融合 孝文帝改革 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商鞅变法 考点解析 要点 二、中外历史上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933年开始实施。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改革。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明治维新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法令。规定了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获得“解放”时,以赎买的方式得到一块份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农奴制改革 1898年,光绪帝颁布法令变法。内容: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戊戌变法 考点解析 要点 三、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中国社会 主义改革 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经济上,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工业方面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匈牙利的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 匈牙利改革 1985年开始,先经济改革,失败后转向政治方面,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加剧了苏联的分裂 戈尔巴乔夫改革 1953年开始,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赫鲁晓夫改革 概况:1921年列宁开始实施。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新经济政策 考点解析 要点 经济体制的创新,是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纵观中外历史上的改革,如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等,在保持政治制度稳定的前提下,进行经济领域的改革,实现了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是中考的一大热点。2013年中考,请多关注以下几点: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的内容和影响;感悟和学习列宁、罗斯福、邓小平三位领袖的高尚人格和优秀品质等 经济体制创新 热点展望 热点角度 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是时代发展的主题。纵观中外历史演变,改革是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实现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关社会制度的创新,2013年中考,可重点关注日本的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秦国的商鞅变法、俄国1861年改革等;尤其注意对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比较。理解改革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会制度创新 热点展望 热点角度 历史上,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苏联,以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改革,境遇迥然不同。中国的改革开放,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却导致国家的分裂和解体。复习此问题时,可重点关注以下几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实质;中国、苏联,以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不同境遇的认识等 社会主义改革的不同境遇 热点展望 热点角度 【新闻链接】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在20年代初的苏俄,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的新政;还有一次是70年代末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它们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合作共存与竞争斗争的历史过程,反映了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多样性与统一性、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历史趋势。 【史实回放】 1.苏俄新经济政策。 (1)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2)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美国罗斯福新政。 (1)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 (2)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作用:使美国渡过了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