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和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昌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和研究.doc

  文昌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和研究 文昌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和研究 文昌文化不仅在亚洲有着广泛的传播.L.和影响,也通过不同的渠道远传欧洲和美洲,并且引起 西方学者的关注。   美国西海岸,是华人较多的地区。凡是华人聚居的地方,便可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遗存以及 遗风、遗俗,同时也不难发现文昌文化的流传。   在旧金山的华人社区,有一座天后庙,位于天后街125号。该庙主祀海神妈祖,又以关 帝、文昌陪祀。其中文昌塑像容貌温良和蔼,面颊无须,身着金色长袍,头戴四方金花帽, 右手握印,左手按膝,显然是科举神的形象,只是穿着与国内所见文昌帝君塑像稍有不同。 此庙由华人社团三邑会馆(广东南海、番禺、顺德,附三水、清远、花县)于1852年兴建,后 归肇庆会馆管业,为美国最早的华人寺庙之一。①   美国西部的另一大城市洛杉机,有一座冈州庙。此庙敬奉中国民间俗神,文昌帝君与关 圣帝君、华光大帝、月下老人、金花夫人等同祀,集文化神、武圣、火神、婚神、生育神于 一体。这里的文昌塑像面有髯须,与旧金山天后庙的文昌稍异,是一个满腹经纶的智者形象 。冈州庙由冈州会馆(广东新会,附鹤山、四会,新会古称冈州)建于1990年,原址在费格逊 巷215号,1948年因城市建设拆除后,1960年在北百老汇931号按原意复建新庙,文昌帝君仍 在崇奉之列,可见人们对文昌的信仰经久不衰。②   美国华人不仅祭祀文昌,而且建有崇奉文昌的文化组织,开展各种民俗活动。在旧金山的中 华会馆之旁,就有一个敬仰文昌的华人文化团体文华社。原有社员150人,大多为名望 之士。其宗旨在于承祀先贤,而主祀的就是文昌帝君。人们认为,敬奉文昌帝君,即是尊重 中华传统美德和崇尚文明昌盛。不仅该社成员十分虔诚,而且得到华人社区侨胞们的认同。 每逢二月初三文昌诞,中华会馆、各专馆成员和华人学校的师生们都要前往祭拜,吟诗作画 ,举办文艺活动。③这种信仰还渗透于华侨的立身行事和日常生活之中。笃信文昌帝君的 华裔,遵照《文昌帝君阴骘文》斗秤须要公平,不可轻出重入的告诫,进行正当经营活 动;学生们根据《文昌帝君戒士子文》修身厉行、苦学为能、勿流末劫偷薄之俗 ,自然诗礼传家的劝谕,踏实求学,正直做人。   尊重文化、敬惜字纸的习俗也传入了美国的华人社区。在旧金山文化社的墙壁上,悬挂着题 词为敬惜字纸,神明咸悦的镜框,以提醒人们敬书惜字;旁边放置了许多书有文华社 字纸灰标志的灰色布袋,以供集装字纸灰之用;并在僻静处建有焚化字纸的圣炉,相 当于中国的字库、字纸亭。社里专门雇了工人,每天沿街收集字纸(包括废旧书报 、手稿、文件等),将字纸运往圣炉火化,然后将字纸灰装入布袋运送金门港口,投之 于海。非常认真,一丝不苟。在华人社区,根本看不见一张掉在地上被人践踏的字纸。④   一些崇奉文昌的华人,还将文昌训戒作为座右铭,随时策励自己。或抄录警句,嵌于玻璃板 之 下;或作成书签,插于书中;或写成条幅,挂在书房。有的华人,更将文昌语录制成书面作 品,作为赠送亲朋好友的礼物。安徽《益寿文摘》上刊载的《文昌帝君百字铭》单条,便是 海外华人惠赠大陆友人的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⑤《百字铭》中的人生训戒,诸如贵由 辛勤出,富从俭约来。温柔终有益,强暴必招灾,显然含有积极意义,为人们所赞同。自 《益寿文摘》刊载之后,读者竟相传抄、复印,很快地传遍各地。   文昌文化不仅在欧美华人聚居区流传,也引起西方一些汉学家、宗教学家、民俗学家的关注 。早在十八世纪中叶,便有西方学者开始探索、介绍中国的文昌文化。西方最先涉足文昌文 化的学者当推法国著名的东方文化学家莱昂德罗斯尼(Leon de Rosny)。罗斯尼认真研 读了文昌经籍,翻译了具有代表性的劝善书《阴骘文》,于1856年在巴黎出版了法译本《阴 骘文》(Yin-tchi-an)。他一边撰写文 昌论著,一边翻译文昌经籍。引人注目的论文有《文昌与毒蛇》(1988年)、《文昌祀的扩张 》(1993年)等。前者考察了文昌帝君的神话传说,试图对文昌崇拜追根溯源;后者阐述了蜀 中地方神梓潼帝君上升为普遍尊奉的文化神文昌帝君的衍变过程,很有说服力。19 94年。克利曼出版了英译本《梓潼帝君化书》⑦。这部经书的时空跨度极大,上下数千年 ,纵横几千里,广涉历史地理知识,遍布神话传说,牵连政治、军事、宗教、文化,行文扑 朔迷离,体裁散韵并用,其翻译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而克利曼终能排除障碍,将其顺利完成 ,不能不令人惊叹。   除了对文昌经籍、深入丽江实地调查了源于谈演《文昌大洞仙经》的洞经音乐,于次年发表了《采风报告: 云南丽江纳西古乐》;2000年,又出版了专著《历史的回声中国纳西古乐》⑨。此间 ,丽江洞经乐团应邀展转演出欧美各国,西方人士前来川、滇探寻、考察者络绎不绝,并录 制了多种音像制品。1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