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咬伤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毒蛇咬伤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毒蛇咬伤的诊断与治疗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院蛇伤中心 李信平) 什么是毒蛇?它有哪些特征? 牙齿有毒,咬了人或动物,会使人或动物中毒甚至死亡的蛇,叫毒蛇。它的特征是,其口内具有毒囊和毒器,毒器包括导管和毒牙。 毒囊是唾液腺演化而来,内装毒液,位于上颌咬肌的下方,在捕食过程中,咬肌的收缩,毒液顺导管经毒牙注入食物,致使被咬的猎物中毒。毒液又能帮助对蛋白质的分解消化。 毒牙可分为前沟牙,后沟牙和管牙。不同类型的毒蛇,毒牙亦不一样,因而在 分类学上,毒蛇分为前沟牙类,如眼镜蛇科和海蛇科蛇,其牙属前沟牙;如蝰科(包括蝰亚科和蝮亚科)其牙属管牙类;游蛇科的毒蛇其牙属后沟牙类。 毒牙种类 我国常见有哪些毒蛇?它们分布情况怎样? 现已发现,我国现有蛇类200多种,有毒的占48种,其中常见的主要毒蛇有11种。大部分蛇种集中于长江以南、西南各省,现将常见的主要10种毒蛇的形态及其分布介绍如下。 按所含毒素分类可分为三类:一类为神经毒蛇:银环蛇、金环蛇、海蛇;二类为血循毒蛇:尖吻蝮蛇(五步蛇)、蝰蛇、烙铁头蛇、竹叶青蛇;第三类为混合毒蛇:眼镜蛇、眼镜王蛇、蝮蛇。 1)银环蛇: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 主要含有神经毒素(损害人的外周神经系统)。头椭圆形,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米左右。分布在安徽、淅江、福建、台湾、湖北、 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栖息於平原、 丘陵的多水地带或山坡、田野、路旁。 2)金环蛇:俗称金甲带、铁包金、国公棍、佛蛇等。 其毒素为神经毒素。头椭圆形,全身体背有黄环和黑环相间排列, 两环宽窄大致相等,尾短圆钝,体长1.2-1.5米。分布在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 活动于平原、丘陵、山地丛林、塘边、溪沟边和住宅附近。 3)海蛇:本科蛇终生栖于海中,尾扁似桨,与眼镜蛇科同属前沟牙类毒蛇,系神经毒类。 我国海域有16种,分布较广、数量较多的有如下几种:(1)青环海蛇;(2)环纹海蛇;(3)平颏海蛇;(4)小头海蛇;(5)长吻海蛇;(6)海蝰。 4)眼镜蛇:俗称饭铲头、吹风蛇、饭匙头等。含有混合性毒素(即有神经毒素又有血循毒素)。 头椭圆形,颈部背面有白色眼镜架状斑纹,激怒时其前身1/3竖起,颈部膨扁,发″呼呼″之声,体背黑褐色,间有十多个黄白色横斑,体长可达2米。 分布於安徽、淅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区的山野、田边和住宅附近。 5)眼镜蛇孟加拉亚种(Naja naja kaouthia):该蛇颈背的眼镜斑只有单个圆圈,体长在2米以上,其排毒量大,蛇毒毒性较强,主要含有混合毒,但以神经毒为主。 分布於云南、四川、 和广西,近年来,该蛇从泰国等地流入广西、广东, 广东地区称该蛇为″泰国眼镜蛇″或“泰猛”。 泰国眼镜蛇 6)眼镜王蛇:俗称过山峰、大眼镜蛇等,主要含有混合毒,但以神经毒为主。 外形似眼镜蛇,体更长,可达5米,颈部膨扁时有白色的倒写V字形斑,体背有窄白色带斑纹40-50个,激怒时其前身1/2竖起,性凶猛,会主动攻击人畜。 分布於淅江、江南、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 生活于平原至海拔1000米的山区。 7)蝮蛇:是剧毒蛇,分泌的毒液为混合毒,其中以血循毒表现为主。 全国除广东、海南、广西外、均有分布。在江浙一带较多见。 俗称:麻七寸、小五步、土公蛇、狗屎扒等。头略呈三角形,体粗短,尾短,全背呈暗褐色, 体侧各有深褐色圆形斑纹一行。有较强耐寒性。多栖息于平原、丘陵地带、荒野、田边和路旁。 蝮蛇 8)蝰蛇:为管牙类毒蛇,分泌的毒液以血循毒为主,因颊窝的有无而分为蝮亚科和蝰亚科。蝰亚科还有白头蝰、北极蝰、草原蝰等,最常见者是蝰蛇。 蝰蛇俗称圆斑蝰、金钱斑、百步金钱豹等。头呈三角形,体粗尾短,头背有三块圆斑,体背有三纵行大圆斑,背脊一行圆斑与两侧交错排列,圆斑中央紫褐色,四周黑色, 镶以黄白色边,性凶猛。 分布於福建、广东、广西,生活在平原、丘陵和山区,多栖息于田野中。台湾产台湾亚种。东南亚也有蝰蛇分布。近年来,大量的蝰蛇从缅甸、泰国流入我国。 白头蝰 草原蝰 极北蝰 蝰蛇 缅甸蝰蛇 9)尖吻蝮:俗称五步蛇、蕲蛇、棋盘蛇、百步蛇、翘鼻蛇等。头呈三角形,吻端突出且向上翘起,体背灰褐色, 布有灰白色菱形方斑,腹面白色,有多个明显黑色圆斑,体长可达1.5米。 分布于安徽、淅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生活在海拔100-1300 米的山区、丘陵地带。 是剧毒蛇,分泌的毒液以血循毒为主。 五步蛇 10)烙铁头蛇:俗称烙铁头(因形似旧式烙铁)、龟壳花蛇、金钱斑等,头部三角形,颈细,吻较窄

文档评论(0)

maxm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