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梅曲学教育的文化史意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梅曲学教育的文化史意义.doc

吴梅曲学教育的文化史意义   摘要:学术界对吴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作曲、谱曲、度曲等方面,而对其曲学教育,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吴梅在北京、南京等地多所大学讲堂上传授戏曲,实为破天荒之举,它使历来被贱视的戏曲,成为文化精英学习、研究的对象,极大地提高了戏曲的社会地位,在戏曲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同时,吴梅曲学教育的方法也具有典范意义,值得我们加以借鉴和学习。   关键词:吴梅;曲学教育;文化意义;方法   中图分类号:J809 文献标识码:A      1942年,郑振铎在《记吴瞿安先生》一文中这样写道:“吴瞿安先生是一个终身尽瘁于教育事业的人。……他教了二十五年的书,把一生的精力全部都用在教书上面。他所教的东西乃是前人所不曾注意到的。他专心一志的教词,教曲,而于曲。尤为前元古人,后鲜来者。他的门生弟子满天下。现在在各大学教词曲的人,有许多都是受过他的熏陶的。”尽管郑氏对吴梅教育生涯的描述并不完全准确,且有相互矛盾之处,但他充分肯定了吴梅曲学教育首开风气的成就。吴梅长期执教于高校,为戏曲教育事业倾尽心血,培养出了任中敏、卢前、唐圭璋、王季思、常任侠、赵万里、钱南扬、徐震?瘛⒊糖Х?、沈祖菜、万云骏等蜚声国内外的著名学者,为我国曲学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长期以来,我们对吴梅在制曲、谱曲、度曲、校订曲本、审定音律等方面的成就关注较多,而对他在曲学教育方面的贡献,认识很不充分,对他曲学教育的方法、特点也没有给予认真的总结,更没有发挥其在今天曲学教育中应有的借鉴、指导作用。吴梅弟子王玉章称赞乃师“为近代著、度、演、藏各色俱全之一位曲学大师。”   但对吴先生在教曲方面的成就却没有谈及。这是吴梅研究中的不足,亟待我们加以完善,给出吴梅在戏曲文化史上应有的地位。      一      正如吴梅所说的那样:“曲之为道,托体既卑,为时又近。宋元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录,后世硕儒,皆鄙弃不复齿及,而治此艺者,大都不学之徒,即有一二文士,喜其可以改易风俗,亦不过余力及此,未闻有观其会通窥其奥窒者,此亦文学家一憾事也。”自古以来,正统文人一直将戏曲看作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戏曲创作与研究不仅一直不受重视,而且长期遭受歧视、压制与摧残。   这种状况到吴梅步入曲坛的时候,依然没有改变。吴梅说:“余十八九岁时,苦无良师以为教导,心辄快快。继思欲明曲理,须先唱曲,《隋书》所谓‘弹曲多则能造曲’是也。乃从里老之善此技者,详细问业,往往瞠目不能答一语,或仅就曲中工尺旁谱,教以轻重疾徐之法,及进求其所以然,则日非余之所知也,且唱曲者可不必问也。余愤甚,遂取古今杂剧传奇,博览而详核之,积四五年,出与里老相问答,成骇而却走,虽笛师鼓员,亦谓余狂不可近。余乃独行其是,置流俗毁誉于不顾,以迄今日。虽有一知半解,亦扣槊扪烛之谈也。”正统文人不把戏曲研究当作学问;戏曲从业者虽有实践经验,但往往文化素养不高,缺乏研究能力。在元、明、清数百年的戏曲发展中,虽有一些思想开明或离经叛道的文人染指戏曲,从不同侧面对戏曲艺术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但正如王国维所指出的那样,这些著作大多“未有能观其会通”,只是以记事的方式对戏曲的渊源、流变、作家作品作记载,绝少科学、系统性的描述,给人以零散、烦碎之感。随着以昆曲为代表的古典戏曲在清代中后期的式微,戏曲研究也陷入了低谷。   正是有感于此,吴梅乃“于举世不为之日,独明古乐,大畅宗风。”不仅如此,吴梅对当时曲坛“务求自秘”的做法相当不满,明确地提出:“夫文章天下之公器,非我之所能独私,何必靳而不与至如是哉!余少时即经过此难,遍问曲家,卒无有详示本来者,故至今日,再不敢缄默以误世人,遂将平生所得,倾筐倒箧而出之,使人知有规矩准绳,而不为诵读所误,虽元人复起,亦且韪吾言也。”吴梅的戏曲研究,具有了开通风气的意义。“近三十年来,曲学之兴起,风行海内,蔚然成观者,皆(吴)梅苦心提倡之功也。”近代从事曲学研究的,当然不止吴梅一人,王国维等人的功绩同样是不可磨灭的。但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曲学园地里的,则非吴梅莫属,近代以来,在制曲、谱曲、度曲、教曲诸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少有人能出其右者。   吴梅从事曲学研究,除了对戏曲的无比热爱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是将戏曲艺术当作我们民族优秀文化来看待的。他明显地感受到,在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下,许多西方的文艺样式、文化观念正源源不断地输入到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受到冲击。吴梅担心的是长期以往,我们的国粹将丧失殆尽。现在看来,吴梅的担忧有其狭隘的一面,但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当时戏曲创作的情形,也正如吴梅所描述的那样:“自逊清成同以来,歌者不知律,文人不知音,作家不知谱。”“戏曲之道,填词为首,订谱次之,歌演又次之。今歌演者有之,填词者已寥寥矣,至订谱则竞不一二遘焉,又何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