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1-北京市第十中学
区公开课《女兵墓》教学设计
课例撰写:田阳 学校: 北京十中
指导教师:于桦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作者行文的思路,理清记叙的顺序,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这与2011版新课标第四学段目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的要求不谋而合。本节课紧紧围绕单元教学重点设计,以分析人物形象和把握作者情感为重点,以圈点批注为手段,以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能力为训练点,力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们能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掌握阅读散文作品的一般思路。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是北京课改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文章。较之本单元的其他文章,本文的内容偏长,生僻词汇较多,可能会给学生的阅读造成一定障碍,在教学时应该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扫清阅读障碍。本文事件和主题较为浅显,学生易于理解。文章感情真挚,长于抒情,人物形象鲜明突出,细节描绘生动,是一篇适于指导初中生阅读和写作的佳作。教学时,可以把重点放在分析文章塑造的人物形象和理解文章的情感方面。
2.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写人记事的文章已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具备快速地对文章进行概括主要内容,梳理层次结构,了解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文章内容较长,文章中流露出作者复杂的情感,能正确把握人物情感的变化较为困难,这一点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说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会依据文章中重点词句概括文中女兵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在交流中理解文章内涵。
过程与方法:通过圈点批注、研讨、朗读等方式,会抓住文章中重点词句分析文中女兵的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阅读中走进高原军人的美好心灵,感受他们甘于奉献、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圈点批注关键词句,理解女兵的人物形象及其精神意义。
难点:理解文中“我”对女兵的情感及变化。
教研员案例评析
本文是一篇有浓郁抒情色彩的散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于该类作品的阅读教学目标和内容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心得,能提出自己看法,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是基于对课标以上内容的认识,课本中该单元教学重点的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能力水平的分析,是适宜的。
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如“通过圈点批注、研讨、朗读等方式,会抓住文章中重点词句分析文中女兵的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情感态度。”这一目标中,既有圈点批注这一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学会精读,又有用朗读这种方式体味情感与态度。恰好地体现了课标中关于阅读、朗读的教学建议: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本设计注重了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五、【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或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一、作者与藏地
(创设情境)
出示有关作者与西藏的相关图片,讲述:有这样一个地方——荒无人烟、厉风暴雪、严重缺氧、零下几十度的严寒……尽管没有枪林弹雨,战火硝烟,但生命时时受到残酷挑战,死亡随时可能降临。这就是青藏高原。作家王宗仁
认真观察倾听,在教科书上标画有关文章作者和写作背景的内容。 创设直接感知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关文章背景资料的介绍,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 二、现实与记忆
(理清结构)
请同学快速看完课文,并提问: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篇文章写了许多个时间段的事情。其中既有作者当日拜祭女兵墓时的所见所感,又有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你们能把它区分开吗?找一找,这两部分内容分别对应着文章的哪些段落。
教师在学生回答完毕后用PPT出示文章结构图。
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思考并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思考后归纳:
1-5段 写作者寻找女兵墓 (现实)
6-30段 交代女兵墓的来历 (回忆)
31-33段 写作者祭拜女兵墓,并抒发感受(现实) 让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情节,理清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5课 共同保卫伟大祖国》课件_初中道德与法治_七年级全一册_中华民族大团结.pptx VIP
- h3cloud云学堂故障处理手册.pdf VIP
- 2025-2026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学堂班八年级(上)选拔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第5课 共同保卫伟大祖国 课件中华民族大团结.ppt VIP
- GB50819-2013 油气田集输管道施工规范.pdf VIP
- 沥青混凝土面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doc VIP
- 人教PEP版四年级英语下册 《Weather》Part A PPT课件(第1课时) .ppt VIP
- 《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课件.ppt VIP
- 百冠公司成品仓库仓储货位优化研究.docx
- 2024光伏连接器技术标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