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邓秋贵(师说)
簡易民調: 曾經立志想要當老師的同學請舉手,為什麼? 你認為一名好的老師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特質或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學習方向: 一、了解本文的創作背景與作者的立場。 二、認識韓愈生平及其在文學上的成就。 文體: 一、形式為應用文(序:贈序) 。 二、內容為論說文。 補充資料 一、贈序的產生。 二、贈序的內容。 一、贈序的產生 古人送行有所謂「贈詩」之舉,其源直推詩經,至於贈序,原本是為贈詩而寫的序,所以我們可以說,贈序是由「詩序」演變而來的。文人在親朋好友離別之際,常設宴款待飲酒作詩,並為詩作序,說明作者與賦詩緣由,其後雖無餞別聚會,而送別者依然為文一篇,以表示惜別、祝福與期勉之意。 二、贈序的內容 贈序產生於晉代,到了唐代才大大的盛行起來,韓愈把握了古人贈言「所以致敬愛,陳忠告之誼」的用心,因此其贈序的內容均能突破前人別離敘情的藩籬。贈序的內容是多樣性的,表達了作者的理想、識見,以及詩友親朋間相互勸勉,因此使得贈序成為可敍事、可說理又兼可抒情的散文。 師道不被重視的原因: 唐代門第觀念深重,門第之家的子弟,不須依靠科舉考試,便可以進入士途,所以總是輕視道德學術,不肯虛心從師學習。這在當時形成了一種時尚,對於社會文化的傳承,造成了許多負面的影響,韓愈因此提倡師道,想要重振社會學習的風氣。 作者: 韓愈 : 字退之 , 唐河南 河陽人 , 昌黎係 其郡望 , 故愈撰 文常自署「昌黎 韓愈」。 韓愈生於唐代宗大曆三年(西元七六八年), 卒於穆宗長慶四年(西元八二四年)。三歲就父 母雙亡,依靠著哥哥及嫂嫂鄭氏撫養。七歲就 知道努力學問,出口便成文章。十一歲時,他 哥哥因為宰相元載得罪了朝廷,受到連累,貶 官嶺南。他跟著哥哥嫂嫂遷徒到南方。十五歲 時,他的哥哥死在韶州刺史任內,韓愈跟著嫂 嫂,帶著哥哥的靈柩,萬里奔波,歸葬中原。 又值中原多事,兵慌馬亂,全家又遷居到宣州 (即今安徽宣城)。命途坎坷,歷盡艱苦,一 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韓愈有三個哥哥,都不幸很早就死去;承接先人血脈的只有韓愈和他的侄兒十二郎。「兩世一身,形單影隻」(韓昌黎全集第二十二卷),淒涼孤苦的身世,顛沛流離的環境,更激發他刻苦自修、好學不倦的毅力。終於讀通了六經及諸子百家之學。 論迎佛骨 韓愈當年諫迎佛指骨,大體上對佛教是有偏 見的。在文章中,韓愈直指「佛本夷狄之人,不 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是以漢文化乃至儒家 信仰來批駁佛教。最後,韓愈說「佛如有靈,能 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還向佛挑戰, 後來果然就被眨到潮州。韓愈當時的論述有其文 化識見上的限制,立論相當偏頗,但韓愈挺身進 諫,風骨受長期肯定。 唐初文章,承襲六朝餘風,崇尚駢麗,不重內容 ﹔愈致力改革,提倡古文,所作氣勢雄渾,語言精練,理正詞嚴,風格獨具,影響當時及後世皆相當深遠。 韓愈的古文運動就是要改變凡文必駢的陋習。蘇軾說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 古文運動 一、古文運動之由來。 二、古文運動之發展。 三、古文運動之得與失。 古文運動的由來 在春秋以前,一部詩經,囊括了當時所有的文學作品。那個時候,人民的生活簡單,情感樸素;因而,吟詩唱歌,已可充分表達或宣洩他們內心的情意。但是,慢慢的,社會環境有了變遷,詩歌於是不足表達他們的心思了,因而,散文遂應需要而生。先秦文章,沒有駢散之分,後來,為了便於傳誦與記憶,才開始大量用偶、用韻。逐漸地。我國古代的文章一步步地從簡樸,走向繁複;從平淡,走向華麗,到了魏晉南北朝,駢體文章遂告興起。 「文」「筆」之分也因此產生。固然,魏晉南北朝駢文所以大行其道,有其社會背景,起於社會紊亂,一般人大都有逃避現實的心理;再加上精神空虛,所以群向唯美的道路上奔趨。但是物極必反,駢四儷六的唯美派文章,洶湧澎湃了八個朝代之後,終於遭到了反對聲浪。首先發出反對聲浪的,應該是北周的蘇綽。之後,有有隋朝的李鍔、王通極,唐朝的柳冕。最後正式倡議古文運動的是韓愈。 古文運動之發展 中唐貞元、元和時間,古文運動發展到了高潮,韓愈站在運動的最前列,將這一運動領導起來,唱議棄駢文,作散文;主張文以載道;使文章脫離華靡之風習,而以文學與儒學融合為一。柳宗元、劉禹錫是這活動的重要支持者,除此之外,韓愈的弟子張籍、沈亞之、李漢、李翱、皇甫湜等人也予以大力支持。但晚唐五代時,駢文復興,古文運動之勢又告式微。至宋代歐陽修力尊韓文,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繼起,古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电源管理芯片产业分析报告.pdf VIP
- 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集束化管理策略课件.pptx VIP
- 【高三上】江淮十校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2023年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内含39个程序以及质量手册).docx VIP
- 关务风险管理.pptx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PPT课件.pptx
- 2025年最新征信报告可编辑模版1.pdf
- {工作手册}物资编码手册.pdf VIP
- 食品厂产品留样制.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