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共31张PPT〕.ppt

人教版必修3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共31张PPT〕.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必修3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共31张PPT〕

* 理学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理学的发展 创立:北宋二程等人 集大成:南宋朱熹 发展:陆王心学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理学发展历程及主要流派 1)发展历程: 2)主要流派: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材料1: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有理而后有象,有象然后有数。 材料2: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材料3: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据上材料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程朱理学 “理”是世界的本原 ——宇宙观 “存天理,灭人欲” ——道德观 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 ——方法论 ①适应统治的需要南宋后成为官方哲学 ②《四书章句集注》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③崇尚道德注重气节利于塑造民族性格 ④思想流传海外在日本等形成朱子学派 ⑤三纲五常维系封建制度扼杀自然欲求 课堂探究:结合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思考:程朱理学有哪些影响?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而已。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 ──《象山先生全集》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心学的主要内容 陆王心学代表人物及主张 主观唯心主义 认识论 心是本原 王阳明(集大成者) 陆九渊(南宋) 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心即理也 “反省内心”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致良知” “知行合一” 宋明理学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内容是不科学和不正确的? (1)宋明理学科学或可取的一面: ①和谐意识;忧患意识。 ②崇尚道德;重义轻利。 ③身体力行;自主自强。 (2)宋明理学不可取的一面: ①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观念 ②轻视自然科学;轻视个体自由 ③三纲五常作为天理得到强化扼 杀人的自然欲求和创造力 课程标准: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家学说的发展。 ① 政治: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社会的弊端日益暴露。 ② 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③ 思想文化:理学僵化、文化专制束缚人们思想;西学东渐。 探究:一.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出现活跃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三大进步思想家 少年:求学穷困潦倒 中年:做官正直清廉 老年:入狱迫害致死 代表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 二.离经叛道,自称“异端” 李贽(1527—1602年),号卓吾,又号宏浦、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李贽自幼丧母,自幼倔强难化,儒释道均不信,自称“见道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尤恶。”七岁随父读书,二十岁离家自谋生活,二十六岁中举人,此后便不再科考。三十岁被选做河南辉县教谕,以后做了二十多年小官,历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云南姚安知府。五十四岁时毅然辞官。做官时,坚持正义,常和长官意见不和,屡遭困厄。他曾自述:“余唯以不受管束之故,受尽磨难。一生坎坷,将大地与墨,难尽写也!” 辞官后,居住于湖北黄安,与黄安人耿定理共同讲学,很是相投。定理之兄定向,是个道学家,维护封建礼法,但是“言不顾行”,李贽很厌恶他,多次写信讥笑他,措辞尖锐,引起耿定向的愤恨。1584年,定理死,李贽知道黄安不能久留,于第二年移居湖北麻城外三十里龙潭僧舍芝佛院,过着居士的生活,从事学问。1590年,李贽六十三岁,其诗文集《焚书》刻印引起道学家惶恐,其后所写著作更象狂风一般在麻城传播开来,从之者几千、万人。在遭驱逐时,有朋友劝其到黄安暂避,他回答:“丈夫在世,当自尽理。我自六、七岁丧母,便能自立。……若要我求庇于人,虽死不为也。”封建势力在恐吓无效之下拆毁了他的芝佛院。 李贽无处容身,被一位朋友接到通州,距北京仅四十里,封建势力害怕北京变成第二个麻城,道学家上疏参劾,朝廷随即下令:“李贽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便令厂卫五城严拿治罪。”万历三十年,李贽已七十六岁高龄,于重病之中被捕入狱。不久,乘狱卒来剃发时夺刀自刎,奄奄两日,气绝身亡。其主要作品除《焚书》外,还有《续焚书》、《明灯道古录》、《藏书》、《续藏书》等。 材料1: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