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控制程序EP.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因素控制程序EP

环境因素控制程序EP002 5.5.2环境方针外部宣传 5.5.2.1总务课负责环境方针及诠释之外部宣传贯彻,以达成与外部关注方(顾客、政府、民众等)之沟通和理解。宣传方式可包括: a ) 提供《环境手册》; b) 口头宣传、诠释; 5.6环境方针的实施 5.6.1环境管理代表依据《环境目标、指标、方案控制程序》,遵循公司之环境方针,组织规划环境目标、指标,确保环境方针得以有效分解贯彻实施。 5.7环境方针有效性适宜性评估: a) 环境目标指标达成情况; b) 环境方案执行情况; c) 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结果; d) 环境绩效; e) 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遵循; 5.8环境方针修订流程 5.8.1依据相关环境方针修订时机依本程序5.2条款 执行,总经理即时召开专项管理评审,进行环境方针之修订。 5.8.2环境管理代表依据公司修订之环境方针,组织修订环境手册及与环境方针相关的文件。 5.8.3 修订之环境方针必须本程序相关条款重新进行宣传贯彻、实施、评估。 5.9环境记录的管理依据《记录控制程序》执行,环境记录的流转规则及保存期依据《记录一览表》执行。 6引用文件 6.1《环境目标、指标、方案控制程序》……………………DWC-EP-005 6.2《记录控制程序》…………………………………………DWC-PF-005 7使用表单 7.1《记录一览表》……………………………………………FM-005-01-A 8附件 无。 目的:对公司之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以确保重大环境因素能够得到有效监管和改进。 2范围:适用于对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之识别、评价。 3职责 3.1环境管理代表定期(一般为1次/年) 组建由内审员组成的环境因素识别小组,对公司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进行环境识别,找出环境因素,品管部予以配合。 3.2环境管理代表负责对找出之环境因素进行评价,以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3.3总经理负责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之审批。 深圳ISO14001:2004内审员培训班 培训热线:075525936264 客服QQ:1484093445、675978375 ? ISO14001:2004内审员培训班 ?? 下载报名表?? 内训调查表 【课程描述】 为了帮助客户培训ISO14000内部环境审核员,使其能正确理解ISO14001标准的条款及内部审核的要求,了解ISO14001最新版本的要求。掌握准备、执行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方法和技巧,为企业推动ISO14001体系提供最佳动力。 【课程帮助】 如果你想对本课程有更深入的了解,请参考 德信诚ISO14000内审员相关资料手册 【课程对象】 企业管理人员、从事环境管理认证工作的人员、在EMS实施过程中承担内部审核工作的人员、有志于从事环境管理工作的人员。 【课程大纲】 第一天 ◆ ISO14000简介及发展趋势 ◆ 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环境、污染、污染物、危害、环境问题、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 ◆ ISO14001:2004标准讲解(结合案例分析) 4.1 总要求 4.2 环境方针 4.3 策划 4.3.1 环境因素 4.3.2 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 4.3.3 目标、指标与方案 4.4 实施与运行 4.4.1 资源、作用、职责与权限 4.4.2 能力、培训与意识 4.4.3 信息沟通 4.4.4 文件 4.4.5 文件控制 4.4.6 运行控制 4.4.7 应急准备与响应 4.5 检查 4.5.1 监测与测量 4.5.2 合规性评价 4.5.3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4.5.4 记录控制 4.5.5 内部审核 4.6 管理评审 ◆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估案例练习 ◆ 环境方针、目标和方案案例练习 第二天 ◆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介绍 ◆ EMS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如何与ISO9001或OHSAS18001体系文件整合 ◆ EMS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 审核准备 ◆ 查检表、年度审核计划编写练习 ◆ 执行审核/审核技巧 ◆ 不符合事项报告 / 审核报告 ◆ 个案分析 / 审核练习 ◆ 考试 a为发生频次;b为影响范围及程度;c为影响的持续性和可逆转性;d为公众关注程度;e为与排放标准之比值(法规符合性)。 B.评估法2(风险评估法): ER=F×C=(O+D)×(I+L),式中,ER为意外事故之风险性;F为事故发生频率;O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D为事故发生侦测可能性;C为影响危害性;I为影响范围;L为影响程度。 风险评估法适用于负面的环境因素如空气或水污染等情况。 5.7.3.2评估法打分项目 序号 评估方法 打 分 项 目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