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学习世界历史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世界历史意义

學習世界歷史的意義 ** 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 郭少棠 一般中學生對西洋史的看法 西洋史是香港中學課程的一個科目,亦是香港一般人認識西方文化的主要媒介。我們就中學生對西洋史的印象作了一些訪問,大部分學生覺得讀西洋史或世界史只是他們的必讀課程之一而已,並沒有詳細考慮了解西方歷史的意義;但也有一部分同學覺得中國與西方的關係很密切,多了解西方歷史的發展,可以幫助他們認識中國,也可以了解整個現代世界。 對一般中學生而言,世界歷史似乎是一門很沉悶的科目,原因可能有好幾方面,例如課本的內容只注重政冶史.加上語文傳授的困難,往往要學生強記一些不容易牢記的英文地名或人名;又如課程內容的設計,亦是為應付考試,其他足以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則比較少觸及;此外,教學方法亦是促使課程沉悶的原因,大部分學生均認為教師若能多運用圖片、幻燈片,或故事形式教學,必能收到更佳的效果。 所以,一般中學生並非對西洋史毫無興趣,只要能改良表達方法及使內容多樣化,這將會是一門很有興趣的學科。 西方人與中國人有什麼不同? 古代中國稱的蕃,現代我們叫的西人,通常是指有別於中國人的外國人。但實際上,在現代社會中,西人和我們的生活已沒有太大的分別;我們有相類似的交通工具、娛樂和運動。羅馬教皇的登基,從香港的電視台中可即時看到;非洲的種族戰爭,我們亦可以在報章中看到。這情況可以說是現代世界的一種新發展,把時間和空間的距離拉近了,西方發生的事隨時和我們都發生關係。 但西方人的生活習慣、文化背景、價值觀念和我們是有所不同的,尤其是在過去,他們有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思想、文學和藝術。社會和政治的發展,和中國亦有不同。 一般而言,近代的西方人比較重視個人,而中國人則是比較重視體。現代中國哲學家唐君毅先生曾用飲食方式來比較過西人和中國人:西方人是愛坐在長方形上,每人有自己一份食物,座位主客分明;中國人則愛用圓桌,食物共同分享,座位並無明確主客之分。或用園藝來表達中國人崇尚自然的傾向,如一草一木,假山碎石,都盡量投入天然之中,而西方人的花園,就喜歡把樹或石修飾成圓形、錐形等,有一種人力操縱自然的傾向。 唐君毅先生在《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一書中,也曾比較過中西文化藝術的特色,西方的文藝精神宏大而有氣勢,有高聳入雲的教堂,工程浩大的埃及金字塔,萬馬奔騰的交響樂,氣魄雄厚和命意高遠的悲劇。這種氣勢,震撼人的心靈,使人有低微渺小的感覺。 中國的文藝精神,沒有西方文藝的澎湃氣勢,而較潔藏優美,傳統的中國房屋建築,不重高聳雲霄,卻多樹木圍繞,庭院深深,迴廊曲折。中國的繪畫、書法,利用毛筆與絹紙(或宣紙)的性能,任意舒展,輕重與虛實之變化無窮。中國文學,在描寫自然方面,則空靈幽遠,有仙人之飄逸,在自然萬物中浮游的意境;刻劃人事方面,中國的悲劇意識是比較喜歡描寫人生無常的感覺,包括家庭、事業與文化變化無定的感慨。西方的悲劇則由於人的性格和理想有矛盾,使人面對客觀的力量時沒有辦法克服環境,而結果人的意志得到解決,他的努力也通過悲劇的結局而得到提昇。 這些文化特色的描寫,雖然可能會過分簡化,但比較起來,也是相當有趣的。中國和西方世界的關係從前學生讀歷史時,往往比較重視政冶的發展和外交的關係。但外交只是政治來往的交涉,其實國與國之間的經濟、文化的接觸,也是非常的重要。 古代中國和西方,因為交通困難,接觸當然沒有近一、二百年來得頻密。但過去二十多年來東西文化的接觸,也實在很重要。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國絲織品輸入西方情況鼎盛,遂有 絲綢之路 (The Silk Route)。在公元前四世紀下半葉,絲織衣服成為羅馬帝國最受歡迎的衣服,製造絲織衣服成為一種流行工藝,而由於羅馬帝國購入大量中國絲,引致錢幣外流,影響當時的經濟。又如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等發明傳入西方,改變了西方歷史的發展。指南針增進了航海技術,有助於新大陸的發現;火藥改變了軍事力量,促進了西方國家的統一;印刷術則是提供普及教育文化的重要基礎。 歐洲十七世紀的啟蒙(Enlightenment)思想家對中國的政治和思想(尤其是儒家)非常佩服。他們利用中國的情況來抨擊當時歐洲的專制政治。十八、九世紀時,雖然西方的軍事和政治力量愈來愈強,到十九世紀下半葉以後,西方的帝國主義開始全面向中國進迫,但仍然有不少西方的思想家和文學家,對中國的文化感到興趣。 再看看中國方面。過去的中國,是一個文化和政治都頗為自我的天朝帝國,接受附近小國的臣屬朝貢。但在十九世紀開始,中國的天朝尊嚴,便逐漸被西方的帝國主義力量所摧毀。中國開始走上一個世界性的近代化(modernization;一般通稱為〞現代化〝,)的大潮流。 中國人開始尋求建立西方式的民主、立憲的政治體系,把封建的社會風俗習慣改變,婦女和年青人的地位逐漸提高;經濟方面,亦吸收西方的科技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