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成瘾者的感觉寻求人格特征.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物成瘾者的感觉寻求人格特征

心理科学进展 2004,12 (1):67~71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药物成瘾者的感觉寻求人格特征 景晓娟 张雨青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 要 药物成瘾具有明显的心理成因,其中,成瘾者的人格特点,特别是感觉寻求人格特质,是导致药物 成瘾的重要病原性因素。中脑边缘体多巴胺系统是感觉寻求行为与药物成瘾行为共同的脑奖赏系统,而多 巴胺受体的遗传表达至少部分建立在个体执行新奇寻求和药物成瘾的行为上。感觉寻求特质对药物成瘾的 作用受环境因素(父母,同伴)调节。文章也评述了感觉寻求相关研究所采用的测量工具。⋅ 关键词 药物成瘾,人格特征,感觉寻求。 分类号 R395 1 引言 药物成瘾是一种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流行病学和生理机制方面 的探讨。但是,针对药物成瘾者生理病变的各种药物疗法远不能降低高达 95 %以上的复吸 率,这促使研究者们转而对成瘾者的心理层面进行深入的考察。 成瘾主要是由个体的心理倾向和特定的心理障碍所致。尽管心理活性药物本身大多具有 刺激、诱人的特性,然而,成瘾却并不是服用这些药物的必然结果。对一个心理健康的青少 年来说,仅仅几次服用药物并不会导致不良的后果。但是对那些已经有情绪或其他心理问题 的青少年来说,服用药物则很容易会演变成其广泛的自我毁灭行为的开始。在所有心理因素 中,人格是导致药物成瘾的重要病原性因素[1] 。而在所有影响青少年药物使用的人格特质中, 感觉寻求首当其冲[2] 。 在此,我们尝试从人格角度探讨药物成瘾的形成和发展机制。围绕感觉寻求人格特质和 药物成瘾的关系这一主题,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2 药物成瘾者的感觉寻求人格特质及其相应的心理行为特点 2.1 感觉寻求 什么是感觉寻求呢?感觉寻求(Sensation Seeking )是一种寻求变化、奇异和复杂的感 觉或体验的人格特质。感觉寻求倾向较显著的人,希望使自己时刻保持较高水平的唤醒状态, 并为此寻求不断变换的新异体验。当类似或相同的刺激重复出现时,这种人立刻会感到厌烦, 反应速度也会大为减慢。 收稿日期:2003-06-19 通讯作者:张雨青,E-mail: zhangyq@psych.ac.cn 67 -68- 心理科学进展 2004 年 2.2 感觉寻求与药物成瘾 感觉寻求理论是解释药物成瘾的有效理论。高感觉寻求者借助药物对神经的刺激来改变 意识状态 (无论这种刺激对身体是否有害),而毒品使用的非法性又满足了其对精神刺激的 渴求[9] 。与低感觉寻求者相比,高感觉寻求者具有低估行为冒险性的特征。患者通过使用能 够唤起奇异、强烈的心理感受的药物使自己的大脑保持理想的唤醒水平。 另外,感觉寻求倾向可能作用于药物成瘾的不同发展阶段。首先,对青少年服用药物的 动机和人格的相关研究表明:感觉寻求特质中的摆脱抑制,激动和冒险性寻求是促使青少年 尝试使用药物的主要因素。Cloninger 等对一组被试的追踪研究表明:在11 时岁具有高感觉 寻求特征的被试,16 年后则存在严重的酒精滥用行为[3] 。再者,感觉寻求特质也与治疗保持 率有关:由于高感觉寻求者对参与这种特殊的治疗经历很好奇,在治疗早期他们的保持率更 高些,而在治疗后期的高中断率则是由于他们对这种治疗过程逐渐厌倦[4] 。此外,Meszaros 等发现:感觉寻求特质能够较好地预测复吸行为[5] 。 由于药物本身刺激性质和作用的不同促使不同感觉寻求水平的患者使用不同的药物。高 感觉寻求者要不断的寻求新体验和刺激,他们往往是多毒品使用者,而且它与“烈性”药物 使用的相关较其他人格特质更显著[6] 。 2.2.1 中脑边缘体多巴胺奖赏系统对药物成瘾与感觉寻求的作用 感觉寻求人格特质与药物成瘾之间的关系已经被生理方面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尽管脑 内多数神经递质系统可调节多巴胺系统、或与之相互作用,但一般认为中脑边缘体多巴胺系 统是调节药物奖赏和感觉寻求的关键神经回路。 心理活性物质,如安非他明和可卡因,的奖赏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脑边缘体多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