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复习提纲05394.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遗传学复习提纲05394

绪 论 遗传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中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是研究遗传与变异的规律和机制的一门科学。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最普通、最基本的两个特征 遗传(heredity):指生物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即生物在世代传递过程中可以保持物种和生物个体各种特性不变; 变异(variation):指生物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在子代与子代之间表现出一定差异的现象。 分离定律 杂合体的一对等位(遗传因子)基因在形成配子时互相不影响地分到配子中去的规律。 基础概念 杂种(heterozygote):基因座上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的个体。 纯种(homozygote):基因座上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的个体。 回交(back cross):杂交的后代与亲代的交配形式。 测交(test cross):杂合个体与纯合隐性个体的交配形式。 性状(character):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过程的特征。 显性(dominant) :杂种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recessive) : 杂种生物被掩盖的性状。 等位基因(allele):同源染色体上相对位置上的决定同种性状的基因。 表型(phenotype):生物个体形成的性状表现。 基因型(genotype):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 自由组合定律(law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 1.自由组合律的内容: 即在配子形成时各对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后,独立自由地组合到配子中. 2.自由组合律的实质: 配子形成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显隐性关系的四种类型: 1. 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 2. 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 dominance) 3. 共显性(codominance) 4.镶嵌显性(mosaic dominance) 连锁遗传现象的解释 连锁遗传规律:连锁遗传的相对性状是由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控制,具有连锁关系,在形成配子时倾向于连在一起传递;交换型配子是由于非姊妹染色单体间交换形成的。 控制果蝇眼色和翅长的两对非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同源染色体上。即:正交测交中,pr+vg+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而prvg连锁在另一条染色体,杂种F1一对同源染色体分别具有pr+vg+和prvg。 完全连锁和不完全连锁 完全连锁 (complete linkage): 如果连锁基因的杂种F1(双杂合体)只产生两种亲本类型的配子,而不产生非亲本类型的配子,就称为完全连锁。 不完全连锁 (incomplete linkage): 指连锁基因的杂种F1不仅产生亲本类型的配子,还会产生重组型配子。 连锁与交换的遗传机理 重组合配子的产生是由于:减数分裂前期 I 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节段互换。(基因论的核心内容) 1. 同一染色体上的各个非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各有一定的位置,呈线性排列; 2. 染色体在间期进行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含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基因也随之复制; 3. 同源染色体联会、非姊妹染色单体节段互换,导致基因交换,产生交换型染色单体; 4. 发生交换的性母细胞中四种染色单体分配到四个子细胞中,发育成四种配子(两种亲本型、两种重组合型/交换型)。 5. 相邻两基因间发生断裂与交换的机会与基因间距离有关:基因间距离越大,断裂和交换的机会也越大。 第二章 分子遗传学的兴起 人们仍不相信DNA是遗传物质,这是由于: (1)因认为蛋白分子量大,结构复杂,二十种氨基酸的排列组合将是个天文数字,可作为一种遗传信息。而DNA分子量小,只含4种不同的碱基,人们一度认为不同种的有机体的核酸只有微小的差异。 (2)认为转化实验中DNA并未能提得很纯,还附有其它物质。 (3)即使转化因子确实是DNA,但也可能DNA只是对荚膜形成起着直接的化学效应,而不是充当遗传信息的载体。 DNA化学组成 磷酸 每个磷酸集团与两个核糖核苷相连 脱氧核糖核苷 碱基:四种-A、T、G、C 脱氧核糖 双螺旋模型 (double helix model) 双螺旋模型有以下特点 (1) 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组成, 形成右手双螺旋。 (3) 两条链反向平行,即两条链的方向相反; (4) 糖一磷酸键是在双螺旋的外侧,碱基对与轴线垂直。 (5) 糖与附着在糖上的碱基近于垂直。 (6) 碱基配对时,必须一个是嘌呤,另一个是嘧啶。 (7) DNA双螺旋有大沟(major or wide groove)和小沟(minor or narrow groove)的存在。 遗传密码主要有下列基本的特性: 遗传密码为三联体:即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 遗传密码间不能重复利用:除近来发现的少数情况外,在一个mRNA上每个碱基只属于一个密码子。 遗传密码间无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