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总纲精要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在看归纳总结。第二章:1.三个图像:沸腾、熔化和凝固(晶体和非晶体)2.三个点:沸点(大气压和沸点关系) 凝固点和熔点。(每个都需要两个条件) 3.升华和凝华的实验:例如碘的升华和凝华(碘蒸气是紫色的);白炽灯丝的升华和凝华;雪和霜的升华和凝华;樟脑丸的升华和凝华(气体是白色的); 4.含盐量的实验主要是凝固和熔化:当冰的熔点不是0摄氏度的可能原因: 冰不纯,含有杂质。)5.温度计读数:看清分度值和刻度值。 刻度不准确温度计的计算。 6. 雨、雾、露、雪、霜、云、 苞等自然现象的形成。7.霜前冷雪后寒;下雪不冷化雪冷的理解。8.缩短到达沸腾时间的方法;水量增加对沸腾的影响(图像)。
9.蒸发和沸腾的区别、联系以及应用。影响蒸发的三种方式;沸腾的现象(气泡变化和声响等)
10.保鲜膜的作用是:减慢空气流速。
11.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12.关于水的凝固和冰的熔化问题考了很多,这里面涉及到能量传递的问题还有冰水混合物的问题。记住三点:
(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
(2)温度相同不能进行热量传递,只有温度不一样,才能有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3)凝固和熔化都需要两个条件(熔化:达到熔点和继续吸热 (凝固:达到凝固点和继续放热)
13.不要写错别字:声呐,熔化,汽化等
14.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的应用。
15.酒精灯和温度计使用及其注意事项。
16.计算题的格式。
17.难点:第一章和第五章的计算题和第一、二、三、四章的实验探究题上,特别是凸透镜成像和平面镜成像。
引 言
科学探究阅读教材,发现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 评估 交流与合作
声现象
第一课时 (声音是什么)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是一种波,声具有能量
第二课时(声音的特征)
响度和振动幅度定义: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
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幅度的关系
活动一:拿出大鼓,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声。
活动二:一个同学讲话,另一个同学分别在距离第一个同学5m、7m、9m处听,感觉声音大小.
通过上述探究活动,我们得出结论:声音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1).音调与频率的定义: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为赫兹,简称为赫,符号为Hz.
(2).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活动:将一根钢皮尺放在桌边上,一头伸出桌面,一只手压紧放在桌面上的部分,另一只手拨动伸出桌外部分(尺的弯曲程度相同),尺子就会振动并发出声音。改变伸出桌面尺子的长度,一次伸出四分之三,另一次伸出四分之一长,看尺子振动的快慢,听尺子发出声音的高低,比较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快慢(频率)的关系.
通过上述探究活动,我们得出结论: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
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有三;(1)弦的长短; (2)弦的粗细; (3)弦的松紧.
声音的传播速度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的传播快慢依次是:固体、液体、气体.
第三课时(令人厌烦的噪声、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噪声和乐音的区别:
乐音通常是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教材中“信息快递”)
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居民噪声。
噪声的危害:(1)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2)生理效应:耳茸、头疼、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时会使人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3)物理效应:高强度噪声能损坏建筑物。
人们用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如改造声源结构,减少噪声的强度,再声源处加防护罩等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城市内种树,修隔音墙等.
(3)在人耳处减弱.如戴上防噪声耳塞,用双手捂住耳孔等.
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
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为20Hz---20000Hz
超声波
(1)定义: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2)性质: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传播距离远.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