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水质监测方案选编.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水质监测方案选编

*   水污染源指工业废水源、生活污水源等。 水污染源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在制订水污染源监测方案时,同样需要: 进行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研究,了解各污染源排放部门或企业的用水量、产生废水和污水的类型(化学污染废水、生物和生物化学污染废水等)、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水去向(江、河、湖等水体)和排放总量;调查相应的排污口位置和数量,废水处理情况。 * * 污水处理厂水质在线监测网络 NH3-N/NOxN/TP等水质仪表 COD/BOD/NH3-N/TP等水质仪表 COD/BOD/NH3-N/TP等水质仪表 * 给水管网中水质的监测 给水管网系统中的采样点通常应设在下列位置: (1)每一个给水厂在接入管网时的结点; (2)污染物有可能进入管网的地方; (3)有选择的用户自来水龙头。 在选择龙头时应考虑到:与给水厂的距离,需水的程度,管网中不同部分所用的结构材料等因素。 * * 水+水生生物+底质——完整的水环境体系。 底质(沉积物)监测 底质中蓄积了各种各样的污染物,能够记录给定水环境的污染历史,反映难于降解的污染物的累积情况。底质中蓄积的部分污染物又易于扩散到水体中,导致水质的二次污染。 * 湖水: 底泥: pH TN (mg/g) TP (mg/g) TOC (%) LOI (%) 6.74 3.88 2.56 2.54 3.22 pH DO (mg/L) NO3--N NH3-N PO43- -P TOC 7.18 4.63 0.075 3.11 0.37 18.95 吸附磷—释放磷 水体中污染物分布规律研究 * 底质样品采集 * 底泥中污染物深度分布研究 均匀分割 5cm/层 1 2 3 6 5 4 * 监测方案的制订 水质监测与分析 * 典型水污染类型 Cd 污染(痛痛病) 苯酚污染长江水镇江段,影响上海水源地水质? * 根据美国国家环保署(EPA)制订的关于苯酚的标准,3.5mg /L是该类化合物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最低浓度,镇江市检测出的苯酚含量在0.001mg /L~0.132mg /L之间,远低于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最低浓度。 中国饮用水:0.002mg /L,地表水限制:0.05mg /L。 * 水体的自净作用与环境容量关系 水体的“自净功能”是水体中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等综合贡献,包括挥发、絮凝、水解、络合、氧化还原以及微生物降解等作用。 环境容量:水体保持自净功能所能接纳的污染物总量。 超过环境容量,水体“自净功能”减弱或丧失,水质恶化。 * 水质监测目的和对象  水质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质监测是通过对影响水体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水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水质监测对象: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 地表水(江、河、湖、库、海水) 地下水 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及各种废水 雨水? *   (1)国家水质标准分析方法 (2)统一分析方法 (3)等效方法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体系 水和废水各类监测分析方法所占比重 方法名称 中国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美国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15版) 项目方法数 比例(%) 项目方法数 比例(%) 重量法 7 3.9 13 7.0 容量法 35 19.4 41 21.0 光度法 63 35.0 70 37.4 荧光光度法 3 1.7 原子吸收法 24 13.3 23 12.3 火焰光度法 2 1.1 4 2.1 原子荧光法 3 1.7 电极法 5 2.8 8 4.3 极谱法 9 5.0 离子色谱法 6 3.3 气相色谱法 11 6.1 6 3.2 液相色谱法 1 0.5 其 它 11 6.1 22 11.8 合 计 180 100 187 100 * 完整的水环境健康评价体系 美国环境保护署提出的“健康水体”表现为生态完整性(Ecological Integrity),它代表一种自然的或未受干扰的状况。生态完整性是化学完整性、物理完整性和生物完整性等三部分的综合体。 我国在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上有缺失,生物完整性尚待补充。 * 排污总量监测项目与监测方法 我国于2002年12月首次颁布了《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92-2002),于2003年1月1日开始生效。(“双控”概念) 该规范规定实施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监测项目是COD、石油类、氨氮、氰化物、六价铬、汞、铅、镉和砷。 相应措施: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时必须考虑对流量进行测量,同时建立实时在线监测系统。 COD于2007年上升为考核国家各级政府节能、减排绩效的“约束性指标”(硬指标)。 *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选择和确定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