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工打饼咀香园.doc
手工打饼咀香园
民国时候的海外中山人,最能聊解思乡之渴的是咀香园的杏仁饼,很多华侨探亲访友或邮寄,就因为一块薄薄的饼里包含了家乡的味道,凝聚了家乡的灵魂。
时间老人是一个残忍的杀手,岁月流逝,它将曾经最繁华处变成了断垣残壁,将曾经的喧嚣隐去,只留下几声空洞的回音。而时间老人又是一个如此厚爱的智者,大浪淘金后,给我们留下了一批弥足珍贵的百年金字招牌,历史的沉淀给它们注入了回味悠长的“韵味”,彰显着经典无价的魅力,折射出新时代的青春活力,如始创于1832年的浪琴表,诞生于1887年的可口可乐,源自1724 的法国人头马,始创于1918年的咀香园……
2006年12月19日,国家商务部将一块具有非凡意义的牌匾授予了咀香园――“中华老字号”。咀香园杏仁饼由此确立了自己近百年的厚重历史,这股清香穿越历史尘雾,飘溢至今。
作为中山的著名特产,当然不会只此咀香园一家,昔日牛角巷中饼香飘飘的还有颐味庐、惠兴、和盛隆,如今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线了,而只有咀香园,给杏仁饼赋予了丰富的内涵,让我们今天可以去触摸它的灵魂,去探寻它的价值。90年来,咀香园让杏仁饼从旧时的家庭点心畅销海内外,从一个家庭作坊变成现代工业园,靠的不是单纯的革新,而是坚守在旧时传统中的创新。
配方是这样提炼的
提到香飘四溢、松脆香甜的杏仁饼,就不得不提及它的配方。咀香园杏仁饼传统的配方是选用上乘的绿豆,浸泡、炒熟、烘干、精磨,另外加上猪背肉,剔去筋渣,煮熟、切片,以糖腌制作为馅料烘制而成。从咀香园的历史记载中得知,当时潘雁厢第一次做出此饼的时候,曾经是香惊四座。
传统的原料配方和步骤都必须保存,否则就不是杏仁饼了,于是他们锁定绿豆,不断发掘它的神奇。
经过不断研究,他们发现一个秘密:绿豆只有经过40度温水的浸泡,待绿豆欲出而未出胚芽的时候将其烘干、制粉,其蕴含的能量才恰好达到最高点,营养也是最丰富。这种绿豆做成的饼所散发出来的香味是可以媲美杏仁香的。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他们终于牢牢把握了这个度,从而让饼香更悠长。
把握了度才只是丰富配方的第一步,接下来,绿豆的新功能一而再地被发掘,最多的收获是新发现了绿豆中所含有的大豆黄酮,这个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的新元素。
接下来咀香园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建立了长期科研项目,使使杏仁饼向健康型转化,又保持了传统色、香、风格不变。
今天,市面上的咀香园杏仁饼有很多品种,除了最传统的肉心杏仁饼,还有绿豆粉加花生粉制作的粒粒杏仁饼、朱古里粉和绿豆粉制作的朱古里杏仁饼,银杏果粉加绿豆混打的银杏杏仁饼,无论往绿豆里面加了什么元素,咬一口,仍是90年前那种松脆,那种清香。
工艺是这样革新的
在黑白的老照片上,我们还能回顾当年咀香园杏仁饼的生产情景。工人用砂盘、林棒把绿豆擦成粉状,用小刀一小块一小块地把杏果削出来,手工混打,制模,烘制而成。整个过程都是纯手工制作。
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席卷全球的今天,纯手工相对而言反而具备更高的价值。如知名汽车宾利、奔驰,他们一些核心的程序还是手工完成,瑞士手表,每年都限量生产,大部分工艺都是手工完成,因为稀有,所有珍贵。
为什么咀香园的杏仁饼能风行百年?奥秘之一就是它仍保留了其中的自然的、传统的、技艺的、经验的手工打饼工艺。传统技艺散发的魅力,激励咀香园人继续传承发扬这一技艺和肩负历史使命。咀香园所一直珍视的传统工艺――手工打饼蕴含了它百年的文化底蕴,是其历史发展的见证,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为了使这种技艺完整、原始地传承,咀香园定期请回从事多年各专门工序的老师傅来给下一代传授技艺,在咀香园,祖传秘方是可以这么说的,独特工艺代代传承下来就成了祖传秘方了。
今天的咀香园早已走出了牛角巷狭窄的天空,随着按GMP国际标准建造的、内部布局超前的、外观设计大气的、设备先进、配套齐全的咀香园新厂的正式投产使用,历经百年风雨的咀香园已成为集产品开发、生产、加工、销售、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健康食品生产企业。
文化是这样凝聚的
咀香园杏仁饼是由萧友柏家的自梳女潘雁湘所发明制作。据《顺德县志》记载:当时,顺德蚕丝业发达,许多女工收入可观,经济独立。她们看到一些姐妹出嫁后,在婆家受气,地位低微,因此不甘受此束缚,情愿终身不嫁,于是产生了自梳女。“自梳”是一生的承诺,“自己的头发自己梳,自己的饭自己煮,自己的苦乐自己享,自己的生活自己养”。
潘雁湘心灵手巧,善于制作糕点,在《中山杏仁饼史话》中提到她,“虽然生产工具落后,但由于潘雁湘熟练技术,经她示范指点,效率颇高,每天可以制作原料80司斤(50公斤),日产杏仁饼3600个。由于利润极高,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