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96例体会.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96例体会.doc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96例体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并发症   我院自2003年5月至2006年6月共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596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 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596例中男212例,女384例,18~75岁,平均41岁,其中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453例,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95例,胆囊折叠慢性胆囊炎10例,胆囊息肉样变38例;合并支气管肺6例,糖尿病19例,高血压22例,心脏病10例,慢性阑尾炎9例。   1.2 手术方法 术前检查同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控制合并症后,术前置导尿管、胃肠减压管,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气腹设定13~15mm Hg,全部使用气管插管静脉腹合麻醉。4孔法350例,3孔法246例;顺行法443例,逆行法43例,顺逆结合法110例。均闭合性建气腹。合并阑尾炎者一并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清醒拔胃管及导尿管,置肝下间隙引流管120例,占20.1%。   2 结 果   腹腔镜完成手术587例,中转开腹9例,手术时间35~155min,平均50min。全组术后1例胆漏,经B超引导穿刺抽液治愈;胆道损伤2例,术中发现及时中转开腹,经修补后置12号或14号“T”管支撑引流治愈;剑突下戳孔感染9例,与经此孔取胆囊遭污染有关,经局部换药后治愈;无术后出血和其它内脏损伤,无切口疝发生。术后住院2~7d,平均3.5d,引流管留置24~96h,平均48h。   3 讨 论   LC已成为 治疗 胆囊良性病变的金标准。有   3.3 胆囊三角的解剖 (1)充分熟悉胆胆系统的正常解剖和变异结构,有丰富的OC经验为基础;(2)解剖三角时,确认胆囊壶腹与胆总管的相对位置,即可沿壶腹向胆囊管解剖,钝性撕脱剥离浆膜,去除脂肪组织。非必要时,尽量不电切或电凝,或者远离肝胆管电切或电凝。本组1例因电切浆膜时致肝总管灼伤穿孔,胆汁外溢而中转开腹。显露胆囊管与胆总管交界部位[2],即采取由“颈致管”的胆囊管游离 方法 。在无牵引张力下距胆总管0.5cm处夹闭胆囊管。本组1例牵引胆囊管致胆总管成角夹闭了部分的胆总管,去掉钛夹时撕裂了胆总管而中转开腹;(3)处理胆囊动脉时,将夹闭切断的胆囊管向外侧牵引敞开三角区,稍作分离即可显露胆囊动脉。若位于胆囊管前方,可先行夹闭或与胆囊管一起夹闭。对于胆囊动脉主干,钛夹夹闭最为可靠。若无胆囊动脉主干,应注意胆囊动脉后支及右肝动脉向胆囊供血的可能。分离胆囊床时应从浆肌层开始,使胆囊床遗留部分浆肌层组织,防止分离过深伤及胆囊床处的门静脉分支,既可减少出血,又可在出血时容易处理。若遇出血,切忌盲目钳夹, 应用 吸引器收净出血,在清淅视野下,用止血钳或牵引钳夹住,再电凝止血或施夹。对于胆囊床或三角处条索状物切勿轻易切断,应靠近胆囊上钛夹后切断。胆囊切除后,胆囊床电灼一遍,使创面黄而不焦,可起到闭合毛细血管和毛细胆管的作用,减少术后渗血渗溢。   3.4 中转开腹 主动而适时的中转开腹,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院中转开腹9例中7例是在最初的100例患者中。中转开腹并非是LC手术的失败,而是对患者及对术者负责的表现。我们宁愿放宽中转开腹的手术范围,也不勉强在镜下操作,因而术后并发症较少。2例胆管损伤占0.33%,接近黄晓强等[3]报道的39 238例LC胆管损伤发生率的0.32%。如有下情况时应及时中转开腹:(1)胆囊与间隙结肠周围组织广泛而致密的粘连,被包裹其中无法显露;(2)胆囊及胆囊三角炎性纤维增生,呈冰冻样或怀疑癌变之可能;(3)术中发现的胆管损伤或其它脏器损伤,镜下无法处理;(4)难以控制的出血。   3.5 引流管的位置 LC引流管置于肝下间隙可引流渗血渗液,还可对是否再次手术提供 参考 ,有助于早期发现 问题 ,如有以下情况,均应再次手术探查:(1)LC术后胆囊管残端或胆囊管漏,超过400ml/d胆汁;(2)引流血量>100m1/h;(3)呈现越来越严重的弥漫性腹膜患者。本组1例因术中顺利,胆囊剥离后胆囊床未见明显渗液,看似“干净”,既未烧灼也未放置引流管,术后患者右上腹胀痛,B超显示胆囊床区局限性积液,经B超引导穿刺抽液 治疗 痊愈。穿刺液为胆汁,考虑为胆囊床毛细胆管渗漏所致。   参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