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河人家一杯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枕河人家一杯茶.doc

枕河人家一杯茶   苏州是个神奇的古城。它有被法国启蒙主义大师孟德斯鸠称为“鬼斧神工”的苏州古城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水巷风貌,有令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叹服的“吴戈”,有巧夺天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典园林,有美轮美奂的丝绸,有名列全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有古朴凝重的“香山帮”建筑,有精细雅致的吴中工艺等。从文化层面看:有“百戏之祖”的昆曲,有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声音的苏州评弹,有名家辈出的吴门画派,有历史上被称为“南桃北杨”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等。   苏州人生活讲究品质,这点从当地的特产就可以感受到。这里是丝绸发源地,从古到今盛产优质丝绸。除了旗袍古装和蚕丝锦被,就连丝绢团扇、遮阳小伞都无一例外地体现出江南人家生活的精致。在丝制品上配上著名的苏绣图案,真可谓是锦上添花。如果不是苏州人心灵手巧,怎么能营造出如此精美的生活?古时如此,现代的苏州人更善于发现和制造生活中的美,苏州的手工婚纱制作享誉全国,而太湖人工养殖的淡水珍珠更是名冠全球。这些也都体现出现代苏州人对美的追求和缔造。   苏州是一个独特的东方水城。远的不说,就说清代明君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都必到苏州小住几日,苏州不只是有历代规模宏大的园林,而且水多,苏州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景色不光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更是作为真龙天子的帝王偏爱有加的理由。   有好水的地方自然是少不了好茶。苏州占据太湖的大部分水域。太湖畔盛产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碧螺春更是香飘万里。这里温和的气候和优良的水土特别适合绿茶的生长,当年乾隆皇帝亲自给碧螺春命名的时候或许也没有想到,在历经这么多年之后的今天,碧螺春作为中国的优质绿茶,其品质能出其右者仍是寥寥无几。2500多年的吴门烟水,孕育了苏州特有的茶文化。清代诗人沈朝初的《忆江南》中称道:“苏州好,茶社最清幽,阳羡时壶烹绿雪,松江眉饼炙鸡油,花草满街头。”   “枕河人家一杯茶,传承姑苏千年韵”。说到这里,就让我们以茶文化为线索,走进苏州,体悟这个千年古城创建于清柬的玉露春茶楼也有百年历史的独特韵味吧!      老茶客吃茶是从来不睡懒觉的      苏州茶文化发端于西汉,发展于东晋南朝,极盛于唐宋,明清独领风骚。茶文化涵盖了选茶、蓄水、煮茶、茶具、环境、情趣等饮茶的全过程。茶道则是体现在茶事实践中的情趣、意境和精神。苏州历代茶书专著非常丰富,今存28种。有唐?陆羽《茶经》、宋?叶涛臣《述煮茶泉品》、南宋?审安老人《茶具图赞》、明?顾元庆《茶谱》和张谦德《茶经》、清?陈鉴《虎丘茶经刻注》等。   苏州人喝茶的历史不知始于何时,据说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7年~公元650年), “茶圣”陆羽曾寓居虎丘,专门对苏州水质、茶叶做过研究品评,可见苏州人饮茶、植茶历史的悠久。自古以来,老苏州人就有“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之说。老茶客吃茶是从来不睡懒觉的,每当晨光微熹的时候,小巷里就早早响起了清幽的脚步声,除了拎着篮子去菜场的“马大嫂”外,就是那批老茶客了。老茶客“蒲”茶馆是从早上开始,一壶茶沏好,三杯下肚方为心定,于是边吃边聊,东家长,西家短,海阔天空般闲聊,聊得有滋有味,可以说上大半天。“蒲”茶馆,无非是休闲、消遣、交友、怀旧,茶馆成了老百姓吃喝玩乐的天堂。不知不觉这种曾经被时代节奏所冲垮了的习俗在历经了几十年的社会变革之后,又悄悄地在恢复。最近几年,走在苏州的街头巷口你会发现一家家茶馆如雨后春笋,家家开得红红火火,这些茶馆不仅让外地游客慕名而来,也令苏州市民趋之若鹜。   苏州人喝茶一向颇多讲究,不但要茶好,还要水好。苏州人喝茶以绿茶为主,最出名的茶叶要数“碧螺春”了。如今太湖洞庭东、西山所产的碧螺春,已经遍销海外,成为茶中上品。随着台商投资苏州热潮的兴起,福建乌龙、广东普洱、安徽祁门红茶等也融入苏州,苏州人对茶道开始津津乐道,也渐渐喜欢喝起功夫茶,一种南北文化交融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江南水乡茶文化。      西杨安浜:那一船茉莉玉兰花      如果你走进苏州山塘古街的另一端,在新民桥和广济桥之间。可以找到一个“西杨安浜”的不起眼的小弄。但你绝不会想到在这个小弄里,上世纪40年代曾经有过热闹繁华的时期,每日里舟船云集,出出进进,那时候小弄旁边的河道没有填死,算得上一个忙碌的小码头。早上,花农从虎丘用船载来大批的茉莉花和玉兰花,一船一船、一担一担地运到杨安浜,把花送给沿浜设立的好几家花行。这里是窨制花茶的基地。原来沿浜有不少大户人家的老式庭院,三四进的很多,后来这些人家逐渐败落了,于是几乎凡是大一点的房子都被茶行购置或租用。   最盛时期不但杨安浜,连接它的叶家弄、小邾弄,甚至隔河隔马路的山塘街、丹阳码头、潭子里一带也有茶行的存在。大大小小的茶行不下数十家,比较大的有广盛、永丰、又新、协和正、协源祥、源丰积等,他们的老板多数是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