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地理高考全方案】第二部分 第4章第1课时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

【地理高考全方案】第二部分 第4章第1课时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高考全方案】第二部分 第4章第1课时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地壳物质循环 (1)三大类岩石; (2)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的过程。 1.内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 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按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1.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形成相应的地貌特点 (1)不同的区域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①干旱地区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 ②湿润地区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③高山地区以冰川侵蚀作用为主 ④沿海地区以海浪侵蚀作用为主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地貌: 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②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湖、冰碛垄等。 ③风力作用:在干旱地区,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形成移动沙丘、堆积地貌(如黄土高原)等。 2.各种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 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①地球内部的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②岩浆岩、变质岩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外力的作用下形成沉积岩。③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④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被高温熔化,又成为岩浆回到地壳内。简而言之,所谓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可理解为三大类岩石与岩浆的相互转化。 ①岩石圈物质循环变式图 变式图一 变式图二 ②理清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图 a.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岩浆指向外的箭头一定指向岩浆岩。 b.岩浆岩和变质岩能转化成沉积岩,岩浆岩和沉积岩能转化成变质岩。 c.沉积岩和变质岩均不能转化成岩浆岩。 2.岩石的成因分类 (2010年绍兴调研)读地貌景观图,回答(1)~(2)题。 (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2)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  ) 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 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 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 [解析] 火山喷发为地下岩浆喷出地表的现象,属于内力作用;峰林为喀斯特地貌,因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以化学作用为主;褶皱为地壳的水平运动使岩层弯曲变形而形成,也属于内力作用。“V”字形峡谷由河流侵蚀作用而形成,以机械作用为主。 [答案] (1)D (2)C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1~2题。 1.甲图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了(  ) A.地壳的水平运动 B.地壳的垂直运动 C.强烈的侵蚀作用 D.剧烈的火山活动 2.乙图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 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 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 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 [解析] 本题组通过典型景观图考查影响地表形态的作用力。第1题,甲图为著名的华山景观,是地壳沿断裂面上升形成的。第2题,由图可知岩层受挤压形成褶皱,经侵蚀而出露地表。 [答案] 1.B 2.A (2009年重庆高考)下图中,甲、乙两处景观所在地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读图,回答3~4题。 3.游客在甲景观地普遍观赏到(  ) A.奇松、云海 B.石林、石芽 C.椰林、孤峰 D.森林、冰川 [解析] 据甲景观可以判断为喀斯特地貌,其主要形态为石林和石芽,故选项B正确。 [答案] B 4.两地地貌形成的主导外力作用与岩石组合正确的是(  ) A.甲——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B.乙——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C.甲——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D.乙——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解析] 甲、乙两景观都为石林地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甲景观为石林地貌的初期发育阶段,乙景观为石林地貌的成熟阶段,故甲景观以化学风化和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答案] C (2010年徐州模拟)读“江苏三大名石”图及相关材料,回答5~6题。 5.关于“江苏三大名石”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都是外力作用的产物 B.都是内力作用的产物 C.形态都和流水作用有关 D.雨花石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 [解析] 由材料可知,雨花石出自沉积岩中的砾岩,昆石实质上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太湖石是沉积岩中的石灰岩。其中雨花石和太湖石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而昆石是由内力作用中的岩浆活动形成的。 [答案] D 6.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来看,下列转化可能实现的是 (  ) A.太湖石→昆石 B.雨花石→砾岩 C.雨花石→昆石 D.砾岩→昆石 [解析] 昆石只能由岩浆冷却形成,而雨花石可以经过沉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