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育苗技术规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信息来源:厅办公室 发布日期:2007-09-17 09:07:29.78 浏览次数:451 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2002-02-01实施 2002-01-15发布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tree seedlings DB23/T389—2001 代替DB/2300 B 61002-87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ICS 65.020.20 B 61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苗圃建立 1 4 土壤管理 2 5 施肥 2 6 作业方式 3 7 播种育苗 3 8 营养繁殖 4 9 移植育苗 4 10 苗期管理 5 11 病虫害防治及其他灭害防治 5 12 苗木调查出圃 6 13 科学实验 6 14 苗圃档案 7 附 录 A 8 附 录 B 8 附 录 C 8 附 录 D 9 附 录 E 10 附 录 F 11 附 录 G 11 附 录 H 12 附 录 I 12 前 言 本标准代替DB/2300 B61002-1987。 本标准与DB/2300 B61002-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原技术规程15章精减为14章,并对有关章节的内容和技术指标进行了修订; ——新增加了林木育苗技术规程的使用范围,规范性使用文件两章,同时,分别在其他章节中增加了固定、临时苗圃的选择与概念,新播、成苗的合理密度,硬枝扦插、嫩枝扦插和种根移植,促进生根的化学药剂的使用,新的化学除草剂、化学保护剂,以及种子播前处理等技术方法和内容; ——删除了总则、附则和作业设计三章,同时删除了生产规划完成统计表、苗圃区划平面图和主要树种种子处理天数等内容; ——修订了部分章节的技术性指标和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I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林业厅种苗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宝明、张玉梅、韩建华、林景江、张永光、乔滨杰。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厅种苗站负责解释。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苗圃建立、土壤管理、施肥、作业方式、播种、营养繁殖、移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苗木出圃、科学实验、苗圃档案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露地培育的供植树造林的裸根苗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T6001 育苗技术规程 3  苗圃建立 3.1  固定苗圃地选择 3.1.1  固定苗圃:指经营时间长,圃地规模、位置不变,生产及基础设施设备先进,有固定苗木产量要求的大、中型苗圃。 3.1.2  位置:苗圃要设在交通方便,劳动力充足,有水源、电源的地方。 3.1.3  地形:苗圃要选择在地势平坦、开阔,地面坡度小于30,排灌良好的地带。 3.1.4  土壤;苗圃要选择在沙壤土、壤土或轻壤土,土层厚度在50cm以上;土壤含盐量不超过0.1%; pH值为6.5~7.5;孔隙度为55%~65%;容重0.7g/cm2~1.0g/cm2土壤肥沃的地方。 3.1.5  水源:苗圃要选择水源充足,灌溉方便,地下水位:沙质壤土为3m~4m,轻壤土为4m~5m的地方。 3.1.6  环境:苗圃要设在周围环境无污染的地方。 3.2  苗圃面积确定与区划 3.2.1  苗圃面积:苗圃面积的大小,根据生态建设以及造林绿化发展需要确定。面积15hm2~20hm2以上,可育苗面积10hm2~12hm2以上,年产成苗量500万株以上为大型苗圃;4hm2~5hm2以下,可育苗面积3hm2以下,年产成苗量150万株以下为小型苗圃;居间者为中型苗圃,大型苗圃可由相邻相连的2块~3块组成,中、小型苗圃由1块组成。 3.2.2  苗圃区划,根据生产需要,充分利用土地、合理布局的原则进行区划。其具体是: a)圃地中的道路、输电线路、排灌设施和房屋等,要统筹安排,合理区划,利于生产,便于管理。 b)生产、试验用地不得少于圃地总面积的75%,辅助用地不得超过25%。 c)育苗用地区划为播种区、移植区、无性繁殖区、大苗区、良种繁育区、科学实验区等。 d)各区一般为长方形或正方形。不留或少留隙地。 e)主道、副道、排灌渠道布局必须合理。主道宽4m~6m,副道宽2m~4m,排灌系统要纵横贯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