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传统针法及其临床应用精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郑氏传统针法及其临床应用精要

“信中医”是前提保证,学习中医的内在动力 “读经典”是知识基础,奠定中医理论根基 “作临床”是求真根谛,落实中医临证技能 “拜名师”是提速捷径,提升实际动手能力 “讲悟性”是认知条件,提高理论认知效果 “多总结”是提升手段。充实、提升中医知识体系 谢 谢 !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说:“中气穴,则针游于巷”。指出针刺的作用,关键在于刺中了经穴,尽快得气,并使感应沿着经脉循行线扩散传导。医生应根据病人的体质、营养、精神等来掌握病人的气血虚实、邪正盛衰等情况,其变动是离不开穴位空窍的。空窍中的气血、神气的活动,是至清至静而微妙的,当针下有了得气感,就要精细地注意气之往来,才不致错过用手法的时机。谨守气之往来,及时进行补泻,不能错过毫发之隙;不懂病机道理的,针下气已至,到了应补泻之时,而不能及时运用手法,等于箭已上弦,当射而不发。用针治病,必须知道针下气之往来盛衰,及时运用关闭法,使气至病所和进行补泻,才能手到病除。但人的气血、体质各不相同,所以针下的感应也不一致。或针刚刺入即有感应;或感应与针适时而至;或出针后始有感应;或经过数次针后,感应才逐渐产生。这是经常遇到的,要随机应变、灵活掌握。根据病情需要,得气后施以补泻手法,才能达到“补虚泻实”的效果,同时在患者有舒适感应时“守气”勿失,并做到需要多长时间,就使气保持多长时间,这是针刺手法与取得疗效的关键。所以古人把能“守气”者,称为“上工”。 经气已至勿失良机 热补法 这种手法比烧山火、进火补简便,刺激量介于两者之间,实验证明,它不但能使患者产生热感,而且能使皮肤温度升高。 操作方法:术者左手食指或拇指紧按针穴,右手将针刺入穴内,候其气至,左手加重压力,右手拇指向前连续捻按3。5次,候针下沉紧,针尖拉着有感应的部位,连续急(重)插慢(轻)提3~5次0拇指再向前连续捻按3~5次;针尖顶着产生感觉的部位守气,使针下继续沉紧,产生热感。根据病情留针后,缓慢将针拔出,急扪针穴。 适应症:中风脱证,瘫痪麻痹,风湿痹证,腹痛泄泻,阳痿遗精等一切虚寒证。临床应用本法,针中脘、天枢、气海、腰俞、会阳等穴,使之产生热感,治疗腹痛、溏泻等一切虚寒证,都有明显效果。 凉泻法 这种手法比透天凉、进水泻简便,刺激量介于两者之间,实验证明,它不但能使患者产生凉感,而且能使皮肤温度下降 操作方法:术者左手食指或拇指紧按针穴,右手将针刺入穴内,候其气至,左手减轻压力,右手拇指向后连续捻提3。5次,候针下沉紧,提退1分左右,针尖向有感应的部位,连续慢(轻)插急(重)提3~5次;拇指向后再连续捻提3~5次,针尖拉着产生感应的部位守气,使针下松滑,产生凉感。根据病情留针后,急速将针拔出,不扪针穴。 适应症:中风闭证,暑热高烧,谵语癫狂,目赤龈肿,唇烂便秘等一切实热证。临床应用本法,针颊车、翳风、合谷等穴,使之产生凉感,可以清热消肿。治疗痄腮有明显效果。 四. 家 传 手 法 家传手法,系先父毓琳公改进烧山火,透天凉手法之后,又从古代繁琐、复杂的针刺手法中,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简化而来的常用手法,它具有简便、易学、实用、效速的特点 1、二龙戏珠法1.MPG 2.MPG 3.MPG 是从善用针者使“气至病所”发展而来的。由于操作时使针感向上下传导,有似两条龙戏眼珠的形象故名。 操作方法:用于瞳子髂、丝竹空、太阳等穴,左手食指紧按针穴,右手持针速刺或捻转进针,得气后,右手持针的针尖和左侧押手同时向上眼睑方向推按、捻转,使针感传导到上眼睑和眼球;右手持针的针尖和左侧押手同时再向下眼睑方向推按、捻转,使针感传导到下眼睑和眼球;使两条针感包围眼球。但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留针与否应根据病情而定。 适应症:目赤肿痛、青盲、夜盲、结膜炎、角膜炎、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青光眼、白内障等一切眼病。 2、金钩钓鱼法.MPG 是从“提插”和如“鱼吞钩耳之浮沉”发展而来的。由于操作时拇食二指持针,针尖带着穴位处肌肤提抖,有似鱼吞钩耳浮沉的形象故名。 操作方法:用于金津、玉液、膻中等肌肉浅薄处穴位,左手食指紧按或不按针穴,右手持针速刺或捻转进针,得气后,使针体向前捻转,待针下沉紧,出现涩针现象时,针尖带着穴位处肌肤微微提抖,出针时将针转回,使针下松滑再拔针,出针后不扪闭针孔。 适应症:中风闭证,痰涎涌盛,舌强不语,胸满胀痛,咳嗽气喘等一切气血瘀滞证和实热证 3、白蛇吐信法 .MPG 是从“齐刺”和“傍针刺”发展而来的。由于操作时双针齐刺、进退提插,有似白蛇吐信伸缩的形象故名。 操作方法:用于肝俞、关元俞、曲池、足三里等背部和四肢穴位,左手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