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绥棱林区经济活动变化分析及建议.doc
试论绥棱林区经济活动变化分析及建议
摘要为了解人为经济活动对森林资源产生的影响,以绥棱林业局为研究区域,对其1949—2009年经济活动的内容与方式的变化,以及对资源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林产工业为支柱的发展阶段资源质量下降,以多种经营为产业支柱后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物种丰度和多度明显增大,资源质量有所提高。并提出科技兴林,提高资源效率;减少干扰,注重生态建设;政策扶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建议,为林区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区;经济活动;人为干扰;建议;黑龙江绥棱
AnalysisonChangesofEconomicActivityinForestAreaofSuilingandSuggestions
ZHENG Li-ying 1ZHANG Ren 2
(1 Department of Tourism and Resource Management,Suihua University,Suihua HEilongjiang 152061; 2 Netan disturbance on forest resource,the changes of content and ic activity,the influence on the resource from 1949 to 2009 in Suiling forest bureau ainstay industry,but in diversified economy period,forest ecosystem stability e advices ent,ic development of forest area.
Key ic activity;human disterbance;suggestion;Suiling Heilongjiang
森林资源是林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广义上,人在林区内从事的所有活动都是干扰,只是干扰目的和强度不同。林区人民为了达到经济目的,在森林内从事的活动,称之为经济活动,也是干扰行为之一。包括采伐、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营林、抚育、采集、种植等行为[1]。随着经济活动内容的变化,资源数量、质量都会产生变动。研究经济活动变化对资源的影响,可以为林区经济建设提供参考。
1研究区域概况及经济活动发展历史
绥棱林业局位于小兴安岭南麓,绥棱县境内,地处东经127°37′~128°21′,北纬47°26′~48°6′。森林覆被率80%,森林植被属长白山植物区系小兴安岭亚区。主要森林类型是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混交林。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山产品较为丰富。地下有铁、煤、大理石、白云石、高岭土、铝、锌、金等矿产。施业区面积21.48万hm2,人口4.8万人。
绥棱林区始采于1902年,1918—1924年,开始官办采伐。1938—1945年,日本对该林区进行掠夺式采伐。1957年开始大面积营造人工林,其中,1962—1966年是营林事业兴旺时期[2] 。1995年开始封山育林。1998年开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九五”前,支柱产业是林产工业;“十五”已调整过渡为多种经营的产业建设。
2经济活动变化分析
2.1森林采伐与更新造林数量的年际变化及影响
林木资源的利用上从1949—1975年,一直处于采伐面积超过更新造林面积的生产状态(图1)。由于多年的森林面积负增长,使得林区资源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随着生态格局的变化,林间栖息环境也发生了根本改变,野生动物的栖息范围逐渐向森林深处退让,其种群数量也逐年减少。
1976年开始,更新造林面积超过采伐面积,并且1995年开始实行“封山育林”工程(图2),由此森林面积开始稳步上升,但是人工林的生态功能远低于天然林。人工林品种单一,很少进行多树种合理配置,易发病虫害,且蔓延速度快。树木成材周期长,影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选择。人工林内生境单一,林下植物的数量和种类均少于同等面积的天然林。
继封山育林措施之后,1998年开始实施“天保工程”,开展了公益林建设,1999年又开始进行“退耕还林”工程,使得林地最大限度地用于树木生长。森林覆被率达到了80%。林业生产已由单一的木材生产向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等多元结构转化,经济效益显著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森林的生态功能逐年恢复,观赏价值、旅游潜力进一步提高。
2.2经济活动内容变化
随着林业政策的不断调整,林区经济活动内容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九五”期间,支柱产业由林产工业向多种经营转变。木材生产从单一的原木采伐为主,向木材深加工转变过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