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工程概论思考题精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铸造工程概论思考题精要

2.铸造合金成形基本原理 充型能力是指液态金属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铸件的能力。流动性是 2. 铸件的凝固方式有几种?凝固方式对铸件的质量有何影响?如何对铸件的凝固方式进行控制? (1)三种:逐层凝固、 (2)a.逐层凝固产生缩松的倾向小,这类合金的补缩性好,集中缩孔比较容易消除,有益于消除热裂, b.体积凝固会在铸件中形成许多分散的小缩孔,即缩松,这样的合金铸件产生热裂的倾向性很大。 c.中间凝固方式的合金铸件的缩松倾向和热裂倾向介于逐层凝固和体积凝固方式之间。 (3)a.凝固区域(固+液区域)越大,越趋向于体积凝固 b.铸件断面温度梯度越大,则趋向于层状凝固 含碳量升高时,钢由层状转变为体积,铸铁由体积变为层状 3. 何谓合金的收缩 ?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影响因素:合金本身的特点、铸造工艺特点、铸件结构形状、液态合金溶解的气体量。 4. 铸造内应力、变形和裂纹是如何形成的?如何消除铸件的应力?如何防止铸件裂纹的产生? (1)内应力: 1) 热应力: 2) 相变应力 3)收缩应力:(σs)时,铸件将发生塑性变形使铸件尺寸发生改变:当总应力超过(σb)时,铸件产生裂纹 (3)防止热裂:a.减小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 b.减小铸型或型芯的收缩阻力 c.提高浇注温度 d.合理布置浇注系统 e.合理设计铸件结构 防止冷裂:凡是有利于降低铸造应力的因素皆有利于防止冷裂的形成。 (1) 降低铸件各部分温度差 ;2) 改善铸型和型芯的退让性 ; 3) 尽量选择弹性模量E和收缩系数α 低的铸造合金 微观偏析是指在一个晶粒尺寸范围左右的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宏观偏析( 区域偏析 ): 指较大尺寸范围的化学成 铸件或铸锭凝固时,低熔点元素和易熔杂质的分布从外部到中心逐渐增多,即为正偏析。逆偏析: 易熔元素富集在铸件的表面含量高 。逆 1.熟记铁碳双重相图 2. 为什么铁碳相图具有二重性?分析硅对铁碳双重相图的影响。 从热力学观点上看,铁-渗碳体相图只是介稳定的,铁-石墨相图才是稳定的。从动力学观点看,在一定条件下,按铁-渗碳体相图转变也是可能的,因此就出现了二重性。 1)共晶点C、 共析点S含碳量、 奥氏体最大碳饱和E随硅量的增加而减少。 2) 硅的加入使相图上出现了共晶和共析转变的三 3) 硅量的增加,稳定系共晶温度升高介稳定系 4) 硅量增加,共析温度升高。 5) 硅量的增加,缩小了相图上的奥氏体区。 a.在液相线温度以上,铁液处于全液态b.铁液冷却到液相线温度以下,奥氏体开始析出并长大c.进入共晶阶段,形成共晶团,奥氏体继续长大、增多 奥氏体枝晶数量越多,铸铁的抗拉强度越高。铸造性能阻止裂纹扩散 铁液温度降低到液相线以下时,析出奥氏体。当铁液温度降低到略低于稳定系共晶平衡温度,即具有一定程度的过冷后,初析奥氏体间熔体的碳含量就会达到饱和程度,使得石墨周围液体富碳,又促进了共晶石墨的继续生长;石墨的生长又导致其周围液体的贫碳,这进一步促进了奥氏体的生长,因此,出现了从熔体中同时析出奥氏体和石墨的格局。 共晶生长的特点: 在结晶前沿,石墨和奥氏体两相与熔体接触的界面并不呈光滑形式,石墨片的端部 始终凸出在外,伸向熔体之中,保持着领先向熔体内生长和分枝的态势。 冷却速度及过冷度越大,非均质晶核越多,形成共晶团数越多。则白口化倾向减少,力学性能提高。但由于增加了共晶凝固期间的膨胀力,从而增加了缩松倾向。 5.试描述灰铸铁和球墨铸铁的热分析曲线特征及特征点的物理意义? Tl 奥氏体开始析出的温度,即液相线温度 Teu 大部分共晶转变前铁液过冷的最低温度 Ter 由于共晶潜热的析出,而使共晶凝固期间冷却曲线上再次发生转折的温度,或经温度回升而在共晶阶段出现的最高温度 综上所述球墨铸铁的冷曲线特点 共晶平台的时间间隔长,膝部缓慢圆滑过渡。 共晶回升温度TER-TEU)较小,一般为0-5°C;回升温度越小石墨球畸变可能性也越小。 未孕育铁球共晶平台的温度比灰铸铁降低孕育后ER明显提高6.分析球墨铸铁共晶过程及对性能的影响 (1)球状石墨在液相中形成、长大 (2)球状石墨在奥氏体壳中长大 (3)残留液体中(A+ SG)共晶 影响:7.根据铁碳双重相图分析奥氏体的共析过程,并讨论影响灰铸铁铁素体和珠光体比例的因素 共析:冷速慢时形成F+G共析,快时形成F+渗碳体(珠光体) a.冷却速度提高,容易获得P,反之,以获得F。 铸型材料种类,浇注温度,铸件的壁厚 b.Mn,Ni,Cu,Gr,增多P,C,Si增多F。 c.一次结晶的影响:共晶时,+C则基体可能是珠光体或铁素体 如果生成A+Cm百分百形成珠光体。3.2 灰铸铁组织和性能特点 1. 熟记灰铸铁的牌号和意义,如何检测灰铸铁的性能?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