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而产生资源和环境问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进而产生资源和环境问题。

材料二 下表是汾河上游流域自西汉到清代人口、经济以及环境状况表。 项目 西汉 唐 金 明 清 人口数量(万) 3 5.9 7.8 5.9 24.4 人口密 度(人/km2) 0.38 0.75 0.99 0.75 3.09 城镇(个) 1 6 6 7 7 耕地面积(万顷) 1.65 3.25 4.29 3.13 10 森林面积(万顷) 5.3 4 3.2 1.2 0.29 覆盖率(%) 70 50 40 15 4 畜牧业程度(%) 100 90 70 20 10 工矿业(个) 0 1 0 2 3 灾害频率 (次/百年) 0.1 1.2 1.3 1.5 4 分析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该流域的河谷特征是________。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 A.森林 B.森林、草原 C.草原 D.草原、荒漠 (2)该流域蕴藏的矿产资源最可能是________。 A.铁矿 B.石油 C.煤炭 D.铜矿 (3)该流域人口、经济、环境三者从可持续到不可持续发展剧变发生在________时期,人口、经济、环境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流域的地理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数量、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必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只有这样才会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答案】 (1)峡谷 B (2)C (3)清朝 人口数量大增,粮食需求大增,农业生产从畜牧业向种植业转变;大量开垦草山、草坡,毁林开荒,毁林开矿,山区植被大幅减少,水土流失加重;耕地生产力逐步降低,粮食产量下降,人口贫困。人口、粮食、耕地、贫困之间逐步进入恶性循环 (4)河流含沙量大、地表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率增加、植被锐减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历史阶段 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的表现 采集渔 猎时代 原始的 依赖与 自然 文 明时期 性增强 不能正确认识 关系的不协调,但已有了 的萌芽 工业革命 以来 全面呈现 ,人地矛盾 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平衡 对抗 不协调 激化 农业 崇拜 人地 科学 征服 二、直面环境问题 3.表现及区域分布差异 (1)环境污染:主要分布在 和发达国家。 (2)生态破坏:主要分布在乡村和 。 发展中国家一般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加之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因此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更严重。 城市 发展中国家 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概念:既满足 的需求,而又不危及 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 3.原则: 原则、 原则、 原则。 当代人 后代人 公平性 持续性 共同性 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中,“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三层内涵实际表述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不同层面的发展。 环境问题类型 原 因 我国典型案例 环 境 污 染 大气污染 工业“三废”、农药未加处理或任意排放 太湖、滇池、淮河等重要河湖水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 染(垃圾污染) 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堆放 大同矿区的煤矸石 噪声污染 来自交通、工厂、建筑、娱乐等 许多城市噪声超标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 海 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 排入海洋 渤海湾赤潮 环境问题类型 原 因 我国典型案例 生 态 破 坏 森林对环境调节功能下降 滥伐森林 东北林区森林锐减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自然植被遭破坏 黄土高原、江南丘陵水土流失 土壤盐碱化 不合理的灌溉等 华北平原的次生盐碱化 温室效应、 臭氧层空洞 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使用消耗臭氧的物质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 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减少 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我国的国情主要表现为:在人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