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精品教案.doc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教案
一、城市化
1.几个概念的区别
(1)城市:是指以从事非农业活动和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城市化: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其主要标志有: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城市化进程:是指城市化的发展过程。
(4)逆城市化:又叫郊区城市化,是由于城市人口猛增,规模扩大引起的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城市存在着离心倾向,促使人口、企业的逆向流动,从市中心向郊区或四周扩散。
(5)“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超过了本国的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表现为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滞后的城市化,因此又被称之为“虚假城市化”,以拉美国家为典型。
(6)“滞后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落后于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
2.城市化的意义
①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②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③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
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⑤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工业化是导致近代城市化迅猛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工业革命前漫长的历史时期,城市发展缓慢,城市规模较小,城市化水平很低。工业革命之后,城市成为工业生产中心,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加快了地域分工,促使工业和人口在地域上的集中。工业化的发展扩大了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出现了一大批新的工矿城市。工业化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为城市的产业提供了后备劳动者,从而使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加。所以,城市化通常是指工业革命以后的城市化。
注意: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区别
国家
类型	起步
时间	目前
速度	发展
水平	城市人
口比重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原因	后果		发达
国家	早	缓	高	大(70%)	相适应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	出现人口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
中国家	晚	快	低	小(33%)	不相适应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造成很多社会问题		
说明:1.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的时间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
2.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的表现及原因
(1)表现:①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市迅速发展,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②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2)原因:①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城市中心环境质量下降,而乡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好。
②小城镇各种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达到现代人们生活的要求。
③高速公路及地铁等现代交通设施出现,人们能方便快捷地往返。
④电脑及网络等现代通讯的出现,家庭办公等新工作方式的产生。
⑤电子等高科技工业的布局条件是自然环境和人才技术,不需要依托大城市,工业布局趋向于分散。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1)发达国家
①起步早:在1851年,英国成为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的国家。
②城市化水平高:新技术革命以来,发达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大量乡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到20世纪70年代末,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一般都已达到70%左右。
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环境方面的原因,出现了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的现象。
(2)发展中国家
①起步晚,发展快:大部分国家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了城市化进程,大都发展速度快,而且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
②城市化水平较低: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1990年城市人口比重只有33%。
③城市发展不合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不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是因为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等原因造成的。所以,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聚集于少数大城市。
4.目前在一些西方大城市,还出现了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移动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大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等。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郊区城市化,即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工业、资金和技术向郊区分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采矿权评估报告书-永吉县国土资源局.doc
-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1.3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作业.doc
- 重大危险源备案申请表.doc
-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1.3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课件(50张).ppt
- 重庆医科大学与南澳大学检验医学专业3+2合作项目.doc.doc
- 重庆大学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开采试验装置采购我校拟采购天然气水合物.doc
- 酸酐单体(DAH-1)合成.ppt
-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1.3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昼夜更替及晨昏线课件(16张).ppt
- 重带电粒子-PPTOK.ppt
-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1.3地球的运动第四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课件(38张).ppt
最近下载
- 2025年宝鸡市金台区社区专职人员招聘(58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资治通鉴》与为将之道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武警指挥学院.docx VIP
- 2025年宝鸡市金台区社区专职人员招聘(5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二电感元件vcr的相量形式+j-read.ppt VIP
- 安全阀计算书.xls VIP
- 《资治通鉴》与为将之道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武警指挥学院.docx VIP
- 道路设计毕业设计(包含路线、路基、路面及预算)64页.pdf VIP
- 在线学习课堂网课《分子生物学( 东南)》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制图的基础知识.pptx
- 工资流水证明模板.doc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