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选编
* 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第六课 追求真理的历程 一、实践及其特点 下列属于实践的有( ) ①医生治病②作家构思小说③蚂蚁搬家④厦门海湾型城市战略研讨会⑤教师上课⑥防治甲型H1N1⑦开采石油⑧学生看书 ①⑤⑥⑦ 1、实践的含义: 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 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的活动。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聚焦三峡 思考:①修筑三峡工程的活动是实践活动吗?为什么?它由几个基本要素构成? ②修筑三峡工程的活动与蜜蜂筑巢的活动是不是一样? ③孙中山先生早在民国初年就预想过建设三峡工程,为什么直到现在三峡工程世纪大梦才变成现实? 实践主体 实践手段 实践对象 实践的主体 :人 实践的手段 实践的对象 :自然界、社会 :生产工具、设备 都是客观的 实践基本要素客观性 实践活动的过程及结果受客观事物和运动规律的制约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运用 改造 3、实践的特点: 三峡工程全景模型 人比蜜蜂高明之处在于,人能用意识指导自己的行动,有计划、有目的地去改造世界的活动。动物也能改变环境,造出精美的蜂房,但这只是一种自然的本能,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⑵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三峡工程的修建,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 三峡工程的修建,离不开社会和他人。 ——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 (3)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工人做工 农民种田 牧民放牧 渔民捕鱼 战士打仗 演员表演 教师讲课 医生治病 司法人员办案 营业员售货 科学工作者搞实验 3、实践的基本形式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变革社会的实践(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科学实验活动 (最基本的)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大约四百多年前的明朝,在浙江余姚的一座安静的“阳明书院”里,有一小片茂密的竹林,青枝翠叶,摇曳多姿。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名叫王阳明,坐在竹林前静静地看着竹子。他双目发呆,脸色苍白,已经在这里坐了好几天,家里人多次劝他回屋休息,都被他拒绝了。到了第七天,终于病倒了。 1.王阳明静坐看竹子,只能获得对竹子的“感觉”,而不能知道竹子的“道理”,因为他没有进行深入的实践,也就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2.王阳明确实强调了“思维”的重要性,但单纯靠“想”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万事万物的道理不能从心里想出来。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思考:王阳明静坐看竹子,为什么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万事万物的道理是从心里想出来的吗? 思考: 你认为哪个观点正确?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 -----实践 认识的来源有多个: ----实践、书本等 观点一 观点二 获取认识的途径有两个 直接经验 (如:吃一堑,长一智) 间接经验 (如: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但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因此,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 ——实践 1812年12月,拿破仑为了独霸整个欧洲大陆,对沙皇俄国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法军所带的食物经过长期远征,剩下来的也已腐烂变质了,许多士兵吃了变质食物,立即患病,严重地损伤了军队的战斗力。为了解决长距离作战中食品供给问题,许多人开始了对食品贮存的研究。法国马赛的食品制造专家尼可拉·阿培尔最先用“加热杀菌”的方法——用高温把食物煮熟,杀死细菌。不久,他又解决了杀菌后的密封技术,即用铁罐式瓶子,把食品放入后,再把瓶口密封。从此,罐头食品开始流行起来。 思考:食品防腐技术为什么会出现,它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1.食品防腐技术是适应战争的需要而产生的。 2.战争的需要提出了食品如何防腐的问题,推动了人们对食品防腐问题的研究,促进了人的认识的发展。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就能推动认识的发展吗? 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不仅因为实践提出了新的认识课题,而且因为实践能够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今天人们借助射电望远镜可以观察到100亿光年之遥的天体;使用电子显微镜能够使物体放大百万倍以上;高空中的人造资源卫星能帮助人们弄清地球的资源分布;电子计算机每秒亿次的运算速度使人对事物的认识更快更准确;国际互联网的建成扩展了认识范围,大大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根本动力) 人们 实践 ① 新问 题 遇到 产生 新要 求 推动 新探索 和研究 ② 实践的发展 提供 认识 工具 认识的发展 促进 ③ 锻炼 人的认识能力 实践 提高 第一种观点:主张在石狮原来滚落的地方打捞。 第二种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