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47例治疗体会.docVIP

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47例治疗体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47例治疗体会.doc

  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47例治疗体会 作者:俞哲平 蔡国宏 何其俊 【摘要】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 治疗 方法。[方法]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47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本组47例,骨折愈合时间为10~24周,内固定平均取出时间为10月。根据BairdJackson评分,优良率93.6%。[结论]下胫腓联合的整复固定,既恢复了踝关节的正常解剖,又为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创造条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脱位;下胫腓联合分离;内固定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method of anklebone fracture disposition bined ale 32 and female 15,taking dissection reposi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for treatment.[Result]The cases ,the fracture period e of internal fixation .Making functional appraisal under BairdJackson score system,the excellence rate al anatomy of anklebone,but also creates base for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 and reduces plications.   Key 平行胫距关节面并向前倾斜30°,踝关节处于中立位或背伸5°,用一枚3.5mm或4.5mm皮质骨螺钉经钢板或单独贯穿三层皮质固定。术后常规石膏外固定,2周后进行不负重踝关节功能锻炼,术后4周去石膏功能锻炼。6~8周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负重。3~4月后取出固定下胫腓联合的螺钉,也可视骨折愈合情况与其他固定物一起取出。    2 结果   本组47例随访6~30个月,平均12.3±5.4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0~24周,内固定平均取出时间为10月。根据BairdJackson[2]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定(疼痛、关节稳定性、行走能力、跑步能力、踝关节活动范围、踝关节X线测量):优34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3.6%。1例疗效差,是由于开放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软组织感染,经换药、植皮后愈合,因不能早期有效功能锻炼,功能恢复差。    3 讨论   3.1 手术时机 开放性骨折需急诊手术。闭合性骨折也应及早手术,争取在6~8h内,真皮发生水肿之前手术,此时骨折段压迫软组织时间短,伤处肿胀轻,皮肤张力小,张力性水泡未形成,利于手术操作,缩短 治疗 时间,为争取早期功能创造条件。对于严重软组织损伤的闭合骨折且超过8h,患肢肿胀明显的,延期手术,先石膏固定,静滴甘露醇消除水肿。   3.2 下胫腓联合分离处理 对于患者有踝关节有外翻或外旋受伤,下胫腓联合处有压痛的病例,都有必要加踝关节外展、外旋应力位X线片或健侧正位片对照,必要时行CT及MR检查明确诊断。目前对下胫腓分离是否内固定存在分歧。对于闭合或切开复位的,腓骨骨折和内踝复位良好的,不需要固定下胫腓联合[3]。也有学者提出有必要行下胫腓联合固定,Torta[4]认为行下胫腓联合固定应当谨慎。当踝关节合并有三角韧带损伤时,仅固定内外踝有较高失败率。目前下多数意见是内外踝坚固固定后下胫腓联合仍不稳的,需固定下胫腓联合。本组病例均予以皮质骨螺钉经钢板或单独贯穿三层皮质固定下胫腓联合,3~4月后取出固定下胫腓联合的螺钉,有9例和其他内固定一起取出,未出现断定现象。   3.3 其他注意事项 外踝是维持踝关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注意内外踝的解剖复位和坚固固定,有利于保持踝穴的正常宽度。同时对于后踝骨折累及关节面1/4,应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否则踝关节负重区会明显缩小,距骨向后移位,容易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5]。内踝骨折用松质骨加压螺钉固定,对于骨块较小可用张力带固定,以免螺钉拧碎骨块。   下胫腓联合的整复固定,既恢复了踝关节的正常解剖,又为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创造条件,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积极有效减少踝关节骨折术后骨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 参考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