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艺术的发展历史及在豫剧伴奏中的作用和技巧.docVIP

琵琶艺术的发展历史及在豫剧伴奏中的作用和技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琵琶艺术的发展历史及在豫剧伴奏中的作用和技巧.doc

琵琶艺术的发展历史及在豫剧伴奏中的作用和技巧   中图分类号:J6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7A-0179-02      琵琶是我国民族乐器中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拨弹乐器之一,它源远流长,从有文字记载到东汉时期算起,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琵琶”这一名称对中国古代拨弹类弦乐器的泛指,慢慢演变为对特定形制乐器的专称,并成为人人皆知,具有时代性的一件中国民族乐器,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行程。   琵琶,最早称“枇杷”,亦作“批把”,在字形上从木字旁来看,这说明它是一种木制乐器;从提手旁来看,表明用手弹奏;后来改为琴字头,表明它的发展渐趋成熟,具有独奏乐器的意义。东汉时期学者刘熙曾在《释名》里对这一乐器名称作过如此解释:“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像其鼓时,因此为名”。这说明琵琶的名字由来原是描摹两种弹奏手法发出的状音字,向左下方弹出的音像“比”的声音,向右上方挑进的音像“巴”的声音,由此这两个声音成为乐器的专用名字,即“琵琶”。   唐时弹奏琵琶是用拨子,唐贞观时,裴神符废拨子为手指弹奏时称“掐琵琶”这是丰富了琵琶演奏表现力的一大进步,到宋代这两种弹奏并用,元代以后用拨子弹奏逐渐减少至明清时已不复存在。琵琶艺术发展到唐代已形成专业化,一是“世传”(家传),二是“师传”,从而涌现出众多的著名演奏家。因此隋唐时期是琵琶艺术在中国音乐史上的第一次高潮时期。   明清以后琵琶右手的演奏已完全运用手指弹奏,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演奏指法。琵琶的演奏姿势,也因品柱的增加,由早期的横抱或斜抱改为竖抱弹奏。吟、揉、推、拉等左手众多演奏方法也得到了普遍应用,传统的右手指法多达五六十种。自十九世纪清未以后,琵琶彻底成为一种独奏乐器,北派琵琶演奏艺术的发展较为缓慢,逐渐失去影响,而南派琵琶艺术继而泛起,发展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江、浙一带。在吸收了北派琵琶艺术传统的同时,江南各地以世传和师传关系建立起了各种演奏风格和演奏曲目,逐而形成了以地域为界的无锡派、平湖派、浦东派、崇明派、上海派等近代琵琶演奏流派,他们的影响延续至今。   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对琵琶的制作和演奏技术有了很大的革新,以前琵琶大都是四相二十品和十三品,不全是半音排列,难以转调,这种排列已被淘汰。而现在的琵琶一般都是六相二十四品,全是半音排列(即十二平均律)演奏各种调,移调、弹和弦都很方便。   琵琶的用途很广,除独奏、齐奏、协奏、重奏之外,在民族乐队中它是合奏、伴奏的主要乐器之一,我国很多戏曲、曲艺就用它来作主要的伴奏乐器。如豫剧,琵琶在正式进入豫剧乐队并居弹拨乐器之首时是在20世纪60年代全国普及“样板戏”的时候。80年代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豫剧乐队的编制随之壮大也不断改新,渐渐淘汰了硬鼓三弦、西洋铜管、木管等乐器,这时琵琶位居弹拨乐器之首,成了豫剧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主奏乐器。其原因有五点:一是科学(品、相属于十二平均律的排列)对于转调、移调、演奏和弦运用自如;二是表现力极丰富,对喜、怒、哀、乐各种情绪及动、静、热烈、轻快各种形态都起画龙点睛作用;三是音色优美、柔和、百听不厌;四是既有个性,穿透力很强,又能与各种中西乐器为伍,音色融合;五有很强的优越性。对于伴奏豫剧无论是音域、音区、音量、音色的需要都恰到好处。能把琵琶本身的技巧在豫剧伴奏中发挥的淋漓尽至,这是现今豫剧乐队中无论大小处必用琵琶的原因所在。   琵琶在豫剧的唱腔音乐伴奏中,有两种形式,一是大齐奏(乐队文场同奏一个旋律),二是按配器演奏(多声部、复调和声等),大齐奏主要运用于一般成本低的传统戏、连本戏,主要是由于为剧团营业演出创收盈利所需。而按配器演奏主要是运用于现代戏、新编历史剧,特别是汇演、调演、大赛等剧目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聘请专家设计唱腔,精心编配音乐和造型。这样的伴奏效果能使各种乐器的技巧得到充分发挥。我作为多年来从事豫剧伴奏的琵琶演奏员对此感爱颇深。尤其是在高台戏和一般演出的大齐奏中我可根据剧情的需要,给合我的伴奏经验,掌握演奏强弱即兴发挥配器演奏的技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05年10月28日在全国第八届映山红戏曲大赛中我参加了新编历史剧《大唐遗事》的演出,这是一部历史悲剧,剧情是大唐开国功臣长孙无忌决策并参与玄武门之变,助妹夫李世民夺取帝位,后以皇亲及元勋地位制唐律、掌兵权,位高爵显。为朝廷皇储大事,他遵礼重道,据纲列谏,毫不逊让。太宗晏驾后,几经周折,终将嫡出的李治扶上帝座,并剪除异已,巩固皇权。长孙正自庆幸江山永固、国祚绵远,熟不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武氏衩裙不动刀兵,靠枕边柔风便使大唐改了周。长孙无忌被诬反放逐黔州,最后被自己苦心经营起来的大唐封建统治活活绞杀。该剧受到各级领导、专家和观众的好评,荣获金奖,音乐也获得了金奖,笔者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