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域与十字路口:全球市场时代的认同与团结.docVIP

疆域与十字路口:全球市场时代的认同与团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疆域与十字路口:全球市场时代的认同与团结.doc

疆域与十字路口:全球市场时代的认同与团结   [英]格雷姆?默多克著戈浩 张磊译      资本的放纵      1848年,卡尔?马克思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草拟了《共产党宣言》,此时,工业资本主义还处于萌动阶段。即便如此,资本的全球扩张野心和超越疆界的能力,已经令他们深感震撼。他们指出,不断扩展市场的需求,驱使工业资本“奔走于全球各地”,“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它打破了“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建立了“新的需要”,由其设计出的产品来满足。他们之所以能观察到这一进程,与其身处的场所有关。恩格斯来自曼彻斯特,这是一个工业枢纽,恩格斯清醒地看到其家族企业的原材料和成品是如何在全球进行循环的。马克思则定居伦敦,从他租居的公寓,可以散步到泰晤士河,他在那里可以看到来自全球的商品如何在这个当时最大的港口进进出出。然而,这种全球经济流动的文化影响,在那个时代还远远没有明晰。   179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写下了《永久和平论――一部哲学的规划》。他指出,“世界上遥远的各个部分彼此建立和平关系”成为可能,这加快了“全球公民体系的建立,它的基础是平等的权利,互相的尊重,以及对陌生人的情谊”。他对于跨文化交流的态度非常乐观。随着电话的发明,传输的物理限制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被打破,类似的乐观态度更进一步加强了,还有了一些狂热的信奉者。如Alonzo Jackman,在他1846年的作品中,想象了一种由互相连接的线路和电缆组成的全球网络,使“地球上的所有子民组成了一个智识街区”。另一个时代的批评家则称,“不同国家和种族的人彼此混杂相间,果真如此的话,人们会为了共同的情绪而落泪,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行动”。   然而,正如康德所说,这种前景正被另外一种事物所破坏,那就是“我们这个世界(指欧洲)的商业国家的行动”。这些国家展开全球商业活动,但目的不是为了促进相互理解,而是作为一场想象的吞并战争的武器。马克思和恩格斯后来清醒看到,新的资本主义正使用改进过的“传播手段”,把“所有民族国家”都拖下水,让他们加入资本主义的轨道,并按照“它自己的形象”来重塑自己的模样。   在他们写作的时代,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和其它欧洲大型商业银行团建立的商业帝国,正逐步让位于欧洲国家在占有和统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地域性帝国。这个进程,阻碍了全球资本主义文化的前进步伐,因为它引起了各地的抵抗,并使得民族国家成为人民在寻找身分认同时的首要参照点。反殖民斗争开始要求将“民族国家”从皇权手中夺回。后来的独立策略,则力图建立新型的现代国家,虽然其国家管理的程度和方向各有不同。以印度为例,这个人口数位居全球前三位的国家,其发展规划被一种强调自给自足的民族精神所引导,使它脱离了日益成型的跨国资本主义体系。另外两个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中国和苏联,则决绝地离开了这一体系,力图建立和资本主义完全不同的现代化国家。这两条道路,不约而同地将集体置于个人权利之上,同时,因战后重建和发展的重大任务而厉行节俭,这使得消费体系没有获得发展空间。   不过,在过去的二十年间,人们熟悉的战后图景被一个逐渐加速的市场化进程改变了。市场化进程最终创造了条件,使得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已预见到的资本全球化得以实现。苏维埃共产主义的解体打开了资本主义体系的早期疆界,供资本主义力量全力施展。市场化的组织机构也迅速地在印度和中国攻城掠地。原来那些由公有企业和公有机构垄断或主导的市场领域,被鼓励或者被要求更具有竞争性,更具有商业头脑,于是开始允许私有公司进入。在资本主义扩张的第一个阶段,实现市场转型之时,传播手段的更新是一大驱动力。那个时期,电信的发展为全球商务运作的协调和控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新型机制,而电影院的建立则提供了一个关于消费可能性的诱人景象。1926年,当好莱坞巩固了其在全球电影业中的主导地位之时,美国的新闻评论家Charles Merz说:“商业贸易不再跟随国旗的号召,而是听从了电影的号令。……中国需要缝纫机,富裕的秘鲁人雇佣钢琴师,来自日本的扶手椅订单如雪片飞来……只有这个媒介,只有它,从来不知有任何界限。”在当前的全球市场时代,全球协调的任务交给了电脑网络,而消费主义扩散的关键角色也由电影变成了卫星电视。全球化的、商业化的媒体展示着商品和生活方式的浩大队伍,建造了一种至关重要的新型身分认同,那就是流动的消费主义。当然,它也并非没有遭受反抗。过去二十年中,两个彼此冲突的运动也在整合各种力量。一个运动是原教旨主义的复兴。它建立在各种群体认同基础之上,可能源自宗教信仰,可能源自种族区分,也可能源自民族国家认同。它致力于重申那些坚固的界限:“我们”与“他们”,朋友和敌人,神的选民与被诅咒者,优等的和劣等的。另一个是康德所谓世界主义公民身分之梦的苏醒。接下来,我将详细考察流动的消费主义、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