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皖南山水知人意 琵琶弦上说相思.doc
皖南山水知人意 琵琶弦上说相思
王金山书记在安徽省党政代表团考察苏浙沪时提出,加速安徽崛起要“抓钱庄、造粮仓、建天堂”,“建天堂”的言中之意就是要建设旅游强省。王三运省长则强调,要把丰富的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让安徽旅游成为真正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对安徽旅游提出了更清晰的发展标杆,是旅游战线思想解放的动员令和加快旅游发展的集结号。2008年底,应安徽省旅游局之邀,我来到皖南。
袅袅的徽州文化如烟似雾,浸染的山水都有了思想。九华山成了思想家,莲花佛国里不知拯救了多少迷途羔羊;黄山松有了感情,栉风沐雨的迎送不言苦冷;西递、宏村有了思想,多少楹联成了人们床头的座右铭……皖南风景,带给你的不是短暂的感官愉悦,而是心灵轰然的开悟提升,所以,到皖南,不单单是观光旅游,而是灵魂一路的歌咏,也许,一次小小的旅行,会成为一生取之不尽的财富……
灵山秀水魅力九华
到皖南的第一站,肯定是去九华山,那是祈福之旅的源头。走过一处处山,看过一洼洼水,或清新或秀丽或巍峨,唯有九华山是圣洁的,她不像天生丽质、天真烂漫的少女,她的韵味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因为她是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山。就连她的名字,都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起。原来,九华山并不叫此名。南朝时,因此山奇秀,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李白游历到此,见此处九峰如一朵朝天的莲花,写下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的诗句,从此,九子山便更名为九华山了。
上到山顶正值夕阳斜照,抬眼望一座连一座的寺院,点缀在山的皱褶里,层层叠叠如一幅挂在蓝天上的油画,悠悠暮鼓伴随着僧尼的清唱,小溪的潺潺,真是美极了。九华山因这些寺庙而成为莲花佛国,也因这些寺庙而画龙点睛成为一幅绝版的山水画卷。
九华山主体由花岗岩构成,形成了山地错落,险峰插云,怪石嶙峋,幽谷深邃,涧溪纵横的奇特地貌景观,“江边一幅王维画,石上千年李白诗”,“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一千多年以来,名人雅士在九华山留下的诗、文、歌、赋多达千余篇,每块石头都有名人足迹,每座寺庙都有文物古迹,如唐《贝叶经》、明《大藏经》、血经、圣旨、康熙墨宝、乾隆笔迹。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九华山全盛时期曾有寺庙三四百座,同五台、峨眉、普陀共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在四大佛山中以“香火甲天下”而闻名于世。20世纪70年代对外开放后,古老的佛山沐浴盛世朝阳,活力再现,旧貌重辉。现的九华山仍有各类寺院99座。
九华山的名气之所以如此之大,一个叫金乔觉的人功不可没。他是新罗国(前57年-935年,朝鲜半岛三国之一)的王子,是九华山佛教开山祖师,是我们今天朝拜千年的地藏王。在四大佛教名山的历史上,只有九华山的地藏王,确有其人真身。
公元696年,金乔觉降生在新罗国的一个王族中。自幼聪明好道,青壮年时,相貌不凡,顶耸奇骨,身体魁梧,臂力过人,有“唯第一义与方寸合”的弘法宏愿。他不迷恋宫廷的贵族生活,厌恶争权夺位的尔虞我诈,深信佛学教理。24岁,携带着爱犬谛听,乘上帆船,经过半年多的海上飘泊,来到了大唐王国。
金地藏航海入唐后,历尽千辛万苦,访遍名山大川,于唐开元末年,辗转来到江南池州。看到雄奇壮丽的九华山,心中欣喜异常。
金地藏几经周折来到九华山北麓老田吴村,人地两生,又饥饿困乏。有幸遇到乡老吴用之,慷慨赠米留宿。经吴用之引见,相识了九华山主闵公,遂向闵公乞求一袈裟之地为栖身之处。闵公一向乐善好施,当即应允,豪爽地说:“九华山任凭高僧挑选。”金地藏将袈裟向空中一展,只见火红的袈裟覆盖了整个九华山。闵公大惊,知道是遇到了神僧,跪地便拜,将九华山全部赠送给金地藏,并且同意儿子拜师出家,这就是后来的道明和尚,闵公随后也皈依了佛门。现在地藏殿供奉的佛像两旁,左侧年少者为道明和尚,右侧年长者为闵公老。
金地藏虽然得到闵公的施地,但却上无片瓦遮盖,下无卧眠之处。跋山涉水找到一块平坦的向阳山谷之地,并在天然的石洞中闭目禅修。山神为了考验金地藏的道心,曾叫小儿化身毒蛇螫咬,大师纹丝不动,山神为之感动,上前献泉请罪。
唐贞元十年(794年),大师在人生的旅途上度过了99个春秋。农历7月30日,他忽召众徒告别,说:“请大家为我送行,我要乘一艘法轮,去做艰辛的航行。”说罢进入涅 。圆寂时山鸣石陨,寺中扣钟无声坠地。他的法体端坐在石函中,3年开函,见容颜如生,撼其骨节有金锁般的声音。佛经中有“菩萨钩锁,百骸鸣矣”的记载,僧徒们均视为是佛教史上的地藏菩萨的应身示现,故尊奉为中国的地藏王菩萨,从此,地藏菩萨的圣号与九华山的名字永远连结在一起。
从金乔觉到金地藏,是一条苦修成佛之路。弘一大师赞叹金乔觉:“一帆破浪,万马乘风,大哉无谓,为世之雄!”
从唐时金地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