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精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精要

猴子岩隧道施工技术方案 一、 预定目标承诺 1 、工期目标 总工期:计划开工日期为:2008年8月20日,竣工日期:2009年12月30日,工期为16个月。 2 、质量目标 确保本全合同段全部分项工程达到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中的优良等级,单位工程一次质量检验合格率100%,优良率达90%以上,确保投诉处理率100%。 3 、安全目标 消灭因违章施工危及公路行车险性及以上事故; 杜绝职工因工死亡事故,无职工一次负伤5人以上或一次重伤3人以上事故; 重伤率控制在0.6‰以下,轻伤率控制在5‰以内。 4、环境保护目标 杜绝重大环境污染责任事故,确保社会、居民投诉及抱怨事件的处理率100%。 二、 编制说明 1、 编制范围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为:猴子岩水电站场内交通工程S211复线公路猴子岩隧道正洞掘进开挖、支护、衬砌、路面、洞内装饰、洞口工程、附属工程以及临时工程。 2 、编制依据 施工合同、招投标文件、两阶段施工图纸,现行施工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安全技术规程(包括技规、安规、行规、维规)、试验规程、检验评定标准、验收规范、企业贯标程序文件、管理办法,项目进场调查报告等。 3 、编制原则 遵循“严肃性、标准性、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均衡性、节奏性、协调性、经济性”的九性原则。 4 、总体编制思路 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为总体目标,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做到开工必优,精益求精,铸造精品工程。 三、工程概况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述 猴子岩隧道呈NNE向沿大渡河穿过右岸岸坡的中下部,位于电站上坝址及下游数公里范围内;起点桩号K1+500,止于K3+700,全长2.2公里。 1.2 地形地貌 隧址区地貌为大渡河右岸折线形岸坡,下陡上缓,上部一般地形坡度在30°~40°,下部岸坡一般为60°~65°。 1.3 工程地质 隧址区大地构造单元属于扬子准地台西部二级构造单元康滇地轴范畴,处于北东向构造龙门山构造带、北西向构造带和金烫弧形构造带的交汇的复合部位,由一系列的弧形褶皱和弧形断层组成,区域内地构造应力方向表现为近东西向或NWW~SEE向挤压,区内地应力较高。隧址区节理裂隙发育,裂隙间隙较大,延伸较长,岩体多呈块状及次块状结构。 隧道进口段岩性底部主要为变质灰岩、泥质灰岩,隧道顶部主要为、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岩体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呈碎裂结构,该段围岩级别为V级,洞身段岩性以中厚~巨厚变质砂岩、白云质灰岩质为主,裂隙发育呈次块状~块裂状结构,完整性较好,围岩级别以II、III级为主;局部岩石岩层片理发育为软质岩,为V级围岩;出口段发育有F0小断层,该段以V级为主,局部为IV级。 具体划分情况见下表 围岩类别划分表 围岩类别 岩性 岩性变化起讫里程 V 强风化和构造挤压破碎带的变质灰岩、生物碎屑岩及白云质灰岩,岩体风化、卸荷裂隙及构造裂隙发育,岩体结构呈碎裂结构、散体结构,裂面多张开。岩体力学强度低,节理裂隙很发育,大气降水易顺风化或卸荷裂隙入渗,形成泉水,易产生短时涌水;岩体结合力差,拱部无支护时易产生较大的坍塌,侧壁失去稳定。 K1+510~K1+640 K3+570~K3+700 Ⅳ 围岩为中性中硬岩,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主要滴水或少量渗水现象,受大气降水影响,可能出现0.11/S的泉水出露,岩体完整性较好;拱部无支护时可产生小规模的坍塌或掉块,侧壁基本稳定,爆破震动过大易坍塌。 K1+640~K1+780 K2+190~K2+234 K2+280~K2+300 K3+500~K3+570 Ⅲ 围岩为中坚硬~坚硬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性好,地下水贫乏,主要以浸润或滴水形式排泄,岩体较完整,围岩稳定,不易坍塌,但埋深较大的地段可能产生掉块、剥离,可采取全断面开挖,一次性支护。 K1+780~K2+190 K2+234~K2+280 K2+300~K3+500 II 围岩为坚硬岩,节理不发育,岩体完整性好,围岩稳定,不易坍塌,地下水贫乏,局部以浸润形式排泄;可采用全断面开挖,一次性支护。 K1+790~K2+000(局部) K2+671~K3+449(局部) 1.4 地质构造稳定性和地震安全性 受区域构造力的作用,隧址区节理裂隙发育,主要发育有三组裂隙:L1N70°~80°E/NW∠30°~45°、L2NO°~25°W/NE∠55°~75°、L3N50°W/NE∠40°~50°。其中L1裂隙裂面平直,延伸教长;L2裂隙裂面平直粗糙,延长一般5~15m;L3裂隙裂面较平直粗糙,延伸一般长5~10m;其中区内L1、L2裂隙尤为发育。隧道进口段为路线走向与山体呈小角度进入,埋层较浅、偏压严重、岩层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