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出师表”优秀教案示例1.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出师表”优秀教案示例1

出师表 教学目的   一、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臣、远奸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二、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三、了解“表”的有关知识,掌握形容词的活用和“以”的用法。 教学设想   一、介绍背景和疏通文义结合起来,突破重点词句,然后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领会内容大意。   二、采用“读读,讲讲,议议”的教学方式,在读、讲、议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艺术特色。   三、课文的重点是第一部分,在讲清第一部分的前提下,第二部分可以采用练习法进行教学,第三部分让学生自读背诵。   四、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   二、教师范读全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   三、解题。   1 什么叫“表”?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2 诸葛亮是什么心情下写《出师表》的?   四、分析结构,归纳段落。   关于本文的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出师”二字。具体地说,一是要看作者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二是要看作者说明出师的理由。这两个问题弄清楚了,全文的脉络也就清晰地显示出来。   明确:可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段),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6、7段)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8、9段),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向后主提出恳切的期望,总结全文。 1段。 1 学生对照注释,自读第1段。教师补充注释。   2 学生讲述大意。 3 讨论问题: (1)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为什么说“益州疲弊”?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是联吴抗曹。但吴国在猇(xiāo)亭(今湖北宜都)战役(即《三国演义》)中讲的“大意失荆州”“火烧连营八百里”故事)夺走了荆州全部地区,益州的豪强和南方的夷族统治者也乘机发动叛乱。这时,魏已牢固地控制着全国的中心地区即黄河流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吴控制长江中下游,经济力量也比较雄厚;只有蜀偏安于西南一隅,处于不利地位。所以说“益州疲弊”。   (2)诸葛亮为什么向后主提出“开张圣听”?   4 分析本段的层次。   六、布置作业。   1 熟读、背诵第1段。 2 预习2—5段。   一、检查第1段背诵情况。 2段。 1 指定学生讲述这一段的大意,并点拨下列词语:   2 分析这一段的结构层次。   三、讲读第3—5段。 1 齐读后指名学生讲述大意。 2 教师重点点拨有关词句:   3 分析这三段的结构层次。   四、讨论问题。   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主要用意(主旨)是什么?   明确:主要用意是希望后主“亲贤臣,远小人”。其理由是:(1)“开张圣听”“严明赏罚”是对刘禅“亲小人”而言;(2)在人事安排上,为刘禅创造了“亲贤臣”的条件,强调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3)亲贤远佞思想是贯穿全篇的。结尾部分,要刘禅听取贤臣的“兴德之言”。   1 熟读2—5段。 2 预习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一、检查背诵情况,指名背诵第5段。 6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1 选择题。 (1)“卑鄙”的意思是( ) A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B 见识浅陋。 C 地位低下。 D 低微而鄙俗。 (2)“尔来”的意思是( ) A 从那时以来 B 你来 C 算来 D 从来 (3)下列句中“顾”的解释相同的两句是( ) A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C 将军宜往驾顾之 D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4)下列句中“以”的解释相同的两句是( ) A 先帝不以臣卑鄙 B 一儿以日初时远,而日中时近也 C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 今以蒋氏观之 E 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 F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不求闻达于诸侯”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不谋求听到关于诸侯的事情 B 不谋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C 不谋求让人知道我到诸侯那里去了 D 不想与诸侯商量大事 (6)“先帝不以臣卑鄙……遂许先帝以驱驰”全句的意思是( ) A 自己很有才能,因而先得先帝看重 B 追术当年三顾之遇,表明忠于蜀汉的历史原因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