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阳虚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浅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脾阳虚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浅析.doc

  脾阳虚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浅析   摘 要: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心脾关系密切,历代医家多以脏腑实热辨证,治以苦寒清热,其中反复发作者,或为过用苦寒损伤脾阳,或为疾病发展趋势,或与阳虚体质相关,而后者临床不少见却被忽视,令溃疡反复难愈,笔者跟师认为其为脾阳不足,浮阳上扰,治当甘温健脾,调和阴阳,方选黄芪建中汤加减。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体质;脾阳虚;黄芪建中汤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Oral Ulcer,ROU),又称复发性阿弗它溃疡,是以口腔黏膜反复出现破损、充血水肿和疼痛的一种疾病,具有周期性复发、自限性的特点[1]。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感染、微量元素缺乏、神经内分泌失调、消化功能紊乱、遗传等因素有关[2]。西医缺乏有效的对因治疗药物,因此,患者更多的倾注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心开窍于舌,因此ROU与心脾关系极为密切。这与西医研究其发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有关相一致。临床多以实热论治,然其中未获效而反复发作者当详细斟酌其虚实真假,发现不乏阳虚之类,多为脾阳虚[2]。   1 苦寒伤阳   《诸病源候论bull;口舌候》曰:足太阴脾经也,脾气通于口,脏腑热盛,热乘脾气冲于口舌,发于唇,则唇生疮而肿也[3],又有《圣济总录》:口疮者,由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故作疮也[4]。历代医家多以心脾蕴热、心火上炎等辨证,施以苦寒清热之法。若苦寒用之不当,克伐脾阳,则终致脾阳虚或虚实夹杂,令溃疡反复发作。   2 虚实转归   疾病本身有其固有的发生发展规律,如同伤寒之六经传变,温病之卫气营血传变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者,有些起初辨证为实证,治以驱邪之法获效,然而发作多次后,再以驱邪之法,徒劳无功。这可能是此病本身的转变。新病多实,久病多虚,由实转虚;或是因本虚标实,本虚不甚而标实重掩盖了本虚,起初的驱邪之法虽能除实邪,但也在加重本虚,这样多次后本虚会突显出来,再以驱邪之法则无效。   3 阳虚体质   ROU的发病因素有免疫功能失调和遗传。笔者认为免疫与遗传的缺陷主要与正虚、禀赋不足有关,可以归为体质范畴。   3.1 体质 中医对于体质,始述于《黄帝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5],理想的体质应是阴阳平和之质,但阴阳的平衡是消长动态平衡,总是存在偏阴或偏阳。只要不超过机体的调节和适应能力,均属于正常生理状态。如今诸多医家认为体质是由先天禀赋与后天因素共同形成的,具有个体特殊性。由于先天禀赋与后天因素的不同,体质有强弱、阴阳、寒热的区别。不同类型的体质决定了不同个体对某些病因、疾病的特殊易感性和病理过程的倾向性。正如口腔溃疡,如果父母其一或两者均易患口腔溃疡,其子女患口腔溃疡的几率极高。这里不是说口腔溃疡能够遗传,而是易患口腔溃疡的体质在遗传。王琦教授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种类型。体质分类上所使用的阴虚、阳虚、痰湿、湿热等名词术语,与辨证论治中所使用的证候名称是不同的概念,其反映的是一种在非疾病状态下就已存在的个体特异性。   3.2 阳虚质特征 阳虚质总体特征是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常见表现有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肌肉松软不实,舌淡胖嫩,脉沉迟。此型性格多沉静、内向。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感邪易从寒化,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   3.3 体质意义 证是在质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不同类型的体质感邪后会产生与体质类型相应的病证。如《素问bull;三部九候论》说: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即明确提出要因体质辨证论治。阳虚体质者,患病易寒化,治疗用药当辨体质温补而不可寒凉。即使阳虚体质出现热象,也应顾及体质因素,而不能一味清热,其热象不无假热可能。   3.4 病案分析 王某,女,19岁。口腔溃疡反复发作10余a,加重4 d。刻诊:口腔粘膜左侧1溃疡,大小约0.30.2 cm,表覆白色分泌物,周围粘膜色淡红,疼痛不剧,进食时疼痛明显,因疼痛进食减少,下腹痛,肠鸣,便溏,时有便前腹痛。素畏寒怕冷,畏进冷食,易感冒。精神欠佳,白日困倦,夜晚难入眠,面色少华,潮热,无口干口苦,无手足心热感,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西医诊断: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诊断:口疮。辨证:脾阳虚弱,浮阳上扰。治以甘温健脾,调和阴阳。予黄芪建中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30 g,桂枝15 g,白芍30 g,制附子15 g(另包先煎1 h,不麻为度),干姜10 g,枳壳15 g,炒白术20 g,茯苓20 g,猪苓20 g,建曲20 g,葛根30 g,木香15 g,大枣15 g,炙甘草10 g。每日1剂,水煎服。7剂后,溃疡消失,纳食增加,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