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究纸文化0516要点
纸的名称 时代 特点 灞桥纸 西汉 米黄色,大麻,纤维制造,最早的纸 蔡侯纸 东汉 树皮、鱼网、麻头等为原材料,粗糙 左伯纸 东汉末年 厚薄均匀、质地细密、色泽鲜明 藤皮纸 南北朝 藤皮制作、匀细光滑、洁白如玉 最早的纸是灞桥纸,它是米黄色的.当时的纸张质量较差,不适合书写。 后来的蔡侯纸是用树皮、麻头及布、鱼网为原材料,扩大了造纸的原料,为以后各种植物纤维造纸提供了条件。满足了书写的需求 现在的纸多种多样,而且用途广泛。不但可以用来书写,还可以用来印刷等。 纸风筝:风筝在中国北方称做“纸鸢”,南方称 “鹞子”。放风筝时,风会吹入竹哨,发出如“筝”一般的声音,所以取名为 “风筝”。严格来说,有发出声音的才叫「风筝」,没有发出声音的则为「纸鸢」了。相传墨子曾用木片制风筝,叫做木鸢,飞三日也不坠落。直到东汉蔡伦发明造纸后的很多年,才开始有纸制的风筝了。放风筝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习俗,是放晦气,求平安的一种民间活动。 纸的文化与中华文化、风俗紧密结合在一起现在让我们看看它不同的风貌吧! 纸灯笼:大多数是红色,代表着喜庆 。它用纸和竹简扎成,体现了中国劳动 人民丰富的智慧.还有“灯”和“丁”是谐音的,在我国许多地方正月初十~十五这几天,有未满岁的男孩的家庭会在堂屋里挂上灯笼,表示添丁。 纸的文化与中华文化、风俗紧密结合在一起现在让我们看看它不同的风貌吧! 油纸伞:油纸伞的 “油纸”与“有子”音近, 伞的繁体字中的“傘 ”伞象征着多子多孙的意思。伞是圆的,象征着圆满。在我国许多地方,油纸伞是女孩子的嫁妆。 纸上的春联:成为庆贺新年的习俗了,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祈祷和美好愿望。 洛阳纸贵 你还知道哪些与“纸”有关的故事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