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淮矿区深部土体工程地质特性及失水变形机理.pdf
第22卷第 4期 煤 炭 学 报 Vo【22 No 4
1997年 8月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Aug 1997
}
2-一多
徐淮矿区深部土体工程地质特性
D s
及失水变形机理 ,
于双忠
中国矿业大学)
摘要 以研究徐准矿区深永土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基本性质为基础,首次从吸附结合水
含量厦其性质方面,探讨了该区深部土体失水变形机理与现有一般认识的不同,得到谊区内深
部底含失水时粘土层不压缩、砂砾层压缩的结论,对认识读区内井茼破裂、地面沉降等环境地
质问题具有理论意义
关键词 整些圭 、吸附结合水 失水 变形机理 |私糖暖 悻
中图分类号 P 6 —
1 问题的提出
徐淮矿区系指我国华东的徐州、淮北、淮南矿区.该区内煤田第四系覆盖层深厚,许多矿区土层埋
深大于200 m.土层结构大致相似.淮北、徐州地区常划分为四含三隔7个含隔水层组.由上至下分别
为一含、一隔、二含、二隔、三含、三隔和四含 (或称底含);淮南潘集矿区由上至下划分为上含、上
隔、中含、中隔和下含 (底含).本文所指的深部土体是指埋深在200 m以下的三隔 (中隔)和其下的
底含土层.
由砂、粘土互层组成的含水层组,当含水砂层失水时 (如抽渡地下水),产生压缩变形的主要是粘
土层,这是浅埋土体 (其中的粘性土层固结程度低)失水变形的共同机理.目前,国内外仍采用这种土
体变形模式进行如抽水引起地面沉降量的计算l1-3],徐淮矿区由于受矿井开采并下排水的影响,许多
矿井底含水位已明显下降,这种大埋深的含水层失水后,其土体变形机理是否与上述浅部软土失水变形
机理相同,目前还存在严重分歧.一种观点认为,深部底含失水后,土体变形的主要压缩层是底含上的
第三隔水层,即粘土层压缩,与上述浅部抽水土体变形机理相同 另一种观点则刚好相反,认为底含失
水后产生压缩的是底含本身,深都粘土层不会压缩 两种观点,谁对谁非,应有一明确的回答.因为这
一 问题涉及到正确评价徐淮矿区深部土体失水变形引起地面沉降量大小和对并壁破裂部位的解释 ·.
本文拟从徐淮矿区深部土体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性质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2 深部土体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性质
2.1 粘性土的基本工程地质性质
通过测试工作[ :和资料收集,徐淮矿区深部粘性土 (中隔和底含中的粘性土)工程地质性质有如
牧稿日期:1996—1l—l5
*攥嵌科学基金 (编号:93地10102)资助项目
356 煤 炭 学 报 1997年第22卷
下特点:
(1)土的天然含水量较小,一般在20%左右;且塑限 (W。)较大的粘性土,其天然含水量也较
大,含水量 W一般在 (0.6--0.9)W。(图1),液性指数ILO,呈坚硬状态.
(2)深部粘土层全为饱和土,其饱和度一般大于90%;粘性土的密度较大,干密度pd一般大于
1 6 g·cm ,且呈现随土的塑限增大而减小的特点 (图2).
W /。
图1 椽淮矿区深部牯性土古水量与塑限关系 图2 棣淮矿区睬部牯性土干密度与塑艰关系
Fig.1 Relationship between~vateF content Fig.2 Relationship between dry unit
and plastic limit of deep clay soils weight and p Z~tie limit 0f de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