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7:区域经济发展要点
(2)结合下表,描述江苏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该差异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江苏不同地区城镇人口比重(%)构成比较 2000年 2005年 苏南地区 59.6 67.0 苏中地区 37.7 46.3 苏北地区 31.2 39.5 [获取和解读信息] ———————— ———————— ——————————————————————————————— (2)结合下表,描述江苏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该差异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江苏不同地区城镇人口比重(%)构成比较 2000年 2005年 苏南地区 59.6 67.0 苏中地区 37.7 46.3 苏北地区 31.2 39.5 苏南、苏中、苏北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自苏南向苏北逐渐降低。影响因素: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经济基础、科教水平等。 变式训练 (2009·江苏高考改编)下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城市人口比重 B.②——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C.③——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D.④——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2)图示曲线反映了( ) A.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 B.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C.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低于第一产业 D.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 B 【解析】第(1)题,图中有四条变化曲线,需要考生挖掘隐含信息,逐一排查,才能得出正确答案。第(1)题,需要考生正确判断①②③④的正确搭配项目。综上分析: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江苏的农业产值比重逐渐下降,故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不难得出①代表第二产业(工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第(2)题,A选项①曲线变化最平缓,C选项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超过第一产业, D选项错在二者的变化不同步。 考点二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珠江三角洲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区域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正视遇到的问题,对症下药,采取合理的措施。 1、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问题 问题1 (经济)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长江三角洲地区崛起 珠三角 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处于劣势 外商投资区位改变 追求降低成本 →扩大市场规模 外资企业由珠三角迁往长三角及国内其他地区 支撑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动力减弱 南岭阻隔,国内腹地范围较小 问题2 (社会)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①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 ②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城市竞争力下降。 ③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引发了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城中村”的现象普遍。 城中村成为城市发展隐患 问题3 (生态)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交通、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三废”排放量大,但是处理量小,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 主要表现在: (1)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 (2)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3)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4)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5)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珠三角地区迅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及原因是: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1.产业基础比较薄弱。2.市场腹地有限。3.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问题: 原因: 例4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 B.自然地理条件不宜于城市发展和规模扩大 C .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 D.中小城市的发展,影响了大城市的环境质量 答案:C 2、对策 对策 内容 实施原因 产业结构调整 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 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成为工业化、城市化进一步推进的制约因素 问题与对策 对策 内容 实施原因 构造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各城市都在积极努力,加强分工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①工业化和城市化主要靠外资推动,各城市功能不清,结构趋同 ②与港澳的功能和结构逐步趋同,使得工业化、城市化的动力减弱 对策 内容 实施原因 加强规划与管理 ①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治理 ②加强外来人口的管理,查处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