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非客观艺术.doc
论非客观艺术
摘要:作为20世纪的重要艺术方式,非客观艺术无疑是对传统具象艺术的挑战。不同于传统艺术的审美特点,非客观艺术具有超然的非客观之美。与具象写实绘画不同的是,它的审美意义不是产生于一幅绘画中美的形象特性,而产生于它的精神意义。
关键词:抽象艺术;非客观艺术;传统艺术;审美意义
中图分类号:J0-03 文献标识码:A
抽象艺术作为一个术语,泛指20世纪反欧洲模拟自然的传统所产生的绘画风格。所谓“抽象”是与“具象”相对而言的,一般人按照字面的意思去理解,以为抽象就是把具体可感的客观形象抽去。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因为抽象艺术中有的是对客观形象的简化和抽离,而有的则与客观形象完全无关。所以有人认为“抽象艺术”这个概念并不准确。他们就从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相对的角度出发称抽象艺术为“非具象艺术”(non-figurative art)或“非客观艺术”(non-objectiveart)。随着19世纪的到来,在约翰.拉斯金等对传统审美提出挑战的批评家们的影响下,艺术的审美趣味开始倾向于对中世纪和非古典艺术的欣赏。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提高,他们的声音被快速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广播,无论在普通民众还是艺术家们的心中泛起阵阵涟漪,无可名状的共鸣感凝造了我们今天的非具象的审美空气。
非客观艺术的非客观性,被限定在两个明确的甚至在某些方面是相反的层面,其一是将自然的外貌减少为简单的形象;其二是指不以自然形貌为基础的艺术构成。
前者的艺术创作倾向一种是消除事物的殊相和偶然变貌,捕捉其最根本或类属的形象。这个观念以叔本华的主张为先导。他以为艺术应从柏拉图的观点着眼,即以所理解到的有关事物的概念为根据,而非依据事物的外表。叔本华的观点对许多绘画流派和现代画家的创作理论产生影响。如克利、保罗一塞尚、库尔贝、福安和特伯。另一种从自然景象和客体而来的抽象模式,是以个别和特殊的事物为对象,创作形与色的独立构成,如同音乐和建筑,有自主的美感出现。典型代表如雕塑界的布朗库西和亨利一摩尔,绘画界的佛朗西斯一培根、爱波斯坦、和基里科。
第二种层面是非具象的构成,它的美感对象并不从自然外貌中抽取,而是将非具象的形状和图式构筑而成。有两种类型:一为浪漫的,有机的。另一为古典的,几何的。它们之间的分别,并非壁垒分明。另外,抽象表现主义可视为第三种类型。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绘画、蒙德里安、尼库尔森、康定斯基、米罗、德.库宁等20世纪重要现代艺术家都可列入此类。
作为20世纪最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不论非客观艺术的类别如何,其共同的特色在于扬弃传统艺术功能,或使之附属于对可感知的真实地描绘,并强调它的创造新感知的功能。同传统艺术相比,非客观艺术有些使人难懂,甚至晦涩,但它无疑具有超然的非客观之美。
非客观艺术既没有客观的表象,也不存在任何主体意义。这些绘画表现了一个自出枢机的主观世界。它不像循规蹈矩的色彩组合,不是有主题的创作。它更像音乐:任何欣赏音乐的人从来不需要精通点符和旋律,音乐的非客观是与生俱来的。在音符的抽象间体会艺术家的创造,精神的因素是占绝对地位的。音乐给人的无尽遐想,也完全是靠心灵的感应。每个人对音乐中的旋律和基调的反应是不尽相同的,同样,人们对非客观绘画的主题和色彩的感受也千差万别。绘画同音乐一样,同对自然的描述无关,同理性意义的阐释也无关。谁能感受到色彩和形式的美,谁就能领会了非客观绘画的意义。
非客观艺术不需要被人理解,它必须被感受,它会影响那些对色彩和形式之美有鉴赏眼光的人。虽然我们都喜欢鲜花,但我们没有资格评价鲜花,给大地一粒种子,它会长出一朵鲜花,种子一样,鲜花也就一样,花籽无视你的批评。它遵循的是创造的自然规律和直觉。抽象艺术创作也是如此,人们可以喜欢它,也可以不喜欢它,但它的存在无法更改。
一般而言,对于不了解和不精通的事物,我们会相信眼睛的判断。眼睛告诉我们那是什么。所以传统的具象绘画就一直在扮演和承担这样的任务,确实,千百年来,我们对绘画艺术的要求也是如此。然而,自1835年照相机技术出现以来,人们对绘画的热情慢慢消减。于是,艺术家面对一组静物时,总是挖空心思地要表现出静物的内在美以及其精神性的归属。因为,一幅缺少变化的静态临摹作品使人腻烦,因为它缺乏自然最伟大的魅力和财富。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面对拉斐尔的作品会发出由衷的惊叹,现在这些艺术珍品无疑仍然给人以历史的怀旧的审美享受。时代在进步,对美的需求也在日新月异,当莫奈把他的《日出.印象》摆在十九世纪的艺术沙龙时,所招致的大多是惊诧和谩骂。现在,在人们习惯和接受了表现主义等绘画方式后,莫奈的艺术已经无情的成为了历史和古董。
对艺术的欣赏,外貌之美通过精神的直觉把这种感受引向心灵。理智抑制了对声音和视觉所能给与的振奋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版典范英语7全文(1-18).doc VIP
- 建设迪士尼项目策划方案.docx VIP
- 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课件.pptx VIP
- 2025至2030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供需与投资价值报告.docx VIP
- 22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OCR).pdf VIP
- 典范英语7全文(1-18).pdf VIP
- 共情的力量 课件.ppt VIP
- 事业单位招聘临床-妇产科讲义.pdf VIP
-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含答案(9科试卷).pdf
- 眼病原微生物和干细胞生物学.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