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女性角色地位分析
中国传统女性角色、地位分析
——以《祖荫下》中的喜洲镇为例
马俊驰 S120459
摘要:喜洲镇延续的是中国式乡村家庭及亲属关系,是一种以父子同一和大家庭理想互为支柱而形成的社会制度,这种制度是以父子关系为中心纽带,其他关系皆是父子关系的延伸或补充。传统男权思想意识给女性造成的伤害是以男尊女卑为核心内涵,当然,除了社会传统对女性的种种不公正待遇,女性自身也是自己悲剧命运的制造者。
关键词:女性;传统社会;女性地位
二十世纪初,世界形势在经历巨大动荡的同时,历史上的中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五四运动后,有识之士举起科学民主大旗,寻求解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几十年中,中国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一部分进步的女性加入革命,参加社会活动,开始由家庭转入社会,传统中的男权中心文化模式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是,男性中心模式是中国历史上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形成的一种超稳定的性别模式,短短依靠几十年的时间就发生较为彻底转变,是不现实的,尤其在中国农村受各种传统文化和习俗影响最为深重,且发展模式封闭,在社会上,男性依然主宰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切,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影响更是根深蒂固,女性在性别关系中的弱势地位仍没有多大改观。
西蒙娜·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指出,女性是在男性主义霸权文化下作为附属的第二性别存在的事实。在传统社会中,女性接受先天赋予的社会角色而实践到社会行为中,这种被造成的性别观念和性别秩序的失衡,表明社会主流话语层性别意识的整体缺失,这就必然遮蔽由性别而带来的有形无形的伤害,女性成为悲剧的承受着。传统男权思想意识给女性造成的伤害是以男尊女卑为核心内涵,以男主外女主内为社会角色分工,以男主女从为家庭角色定位,以色相和性的工具作为女性的价值存在。
喜洲镇是一个被美国人类学家许烺光搬上书架的云南小镇,在他的代表作《祖荫下》里的中国式乡村家庭及亲属关系,是一种以父子同一和大家庭理想互为支柱而形成的社会制度,这种制度是以父子关系为中心纽带,其他关系皆是父子关系的延伸或补充,女人作为妻子母亲女儿的角色,皆是男权的附属。在这样一个男权社会里,处于弱势的女性所扮演的经济家庭角色,其地位、处境如何,又有着怎么的苦与甘,这样的女性境遇能带给我们当代社会怎样的反思,都是以下要讨论的话题。当然,作为美国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许先生从心理人格等文化要素入手,探讨中国文化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女性从经济地位的附庸到对灵魂的寄托
在早期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的地位高于男性,且十分稳固。主要由于当时的经济生活生产方式决定的,男性从事狩猎等经济活动,而女性从事的是采集业,其收入相较于男性更加稳定,能够维持人的基本生存,由于经济地位而决定了女性的社会地位。然而,随着母系氏族社会的瓦解,人类也逐渐过渡到以农业文明为中心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维持以人的体力为基础,而男性由于身体生理等方面的天然优势,在体力上优于女性的男性,经济地位有了保障,进而男子在整个历史的政治经济家庭等领域都居于统治地位,这种社会的规则就是维持强力对体力柔弱者的统治,就是维护男子对农村女性的统治。
当然,女性在经济方面受歧视的规则还有一些特殊的原因,如中国儒家传统提倡女子的“无为”,主张男外女内,将女性定位于家庭中。在喜洲镇,女人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活,主要是洗烫衣服、煮饭烧菜、缝缝补补和照顾孩子。经济活动方面,女人多数是留在家里纺织,且也有一小部分受雇于当地小型的纺织工厂,大部分女人把从事这样的纺织活计作为她们家庭经营的一部分。女人们将自己织好的布卖在了定期几天一次的叫做街子的活动中,从中赚取收益。(作者在做这一部分叙述的时候采用了举例的方法,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女性经商的收益,这对后文是大有用处的)当然,连那些富裕家庭中的女人也不例外,她们依旧要辛苦工作,并不坐享其成。
虽然喜洲镇的女子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了一定的生活费用,但是,比起男子的劳动和经济收益在家中所占的比重,他们从事的也只能叫做辅助性的劳动收入,这使他们依然在经济上依附于男子,且基本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这种依附性使得女性几乎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独立的人格,只能充当男人为他们规定的社会角色。在平日里,这些女人在男人的指挥下,还要帮助家里去干地里较轻的活,但是播种、收割、除草等杂活一天干下来也是精疲力尽。而且男人干完活回到家里就可以歇息、指使女人,女人却还要照看孩子,干更多的家务活。显然,这些依附于男性的女性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也比男人累的多。
然而,喜洲镇女人的种种经济上的劳动并不都是出于生活所迫,而是寻求一种精神和灵魂上的安慰。喜洲镇人把死后的灵魂看得极为重要,现世的劳动和遵从是为了死后积德,从而使自己的灵魂得到更好的归宿,达到一种永世的轮回和荣耀。她们将自己劳动所得的相当大一部分积蓄用在求神拜佛方面,虽然从生物学角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