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步步走进没有光的所在”.doc
“一步步走进没有光的所在”
摘要:《金锁记》是张爱玲女士的代表作,王安忆将其改编为同名话剧。文章通过剖析话剧中姜长安一生中的五件大事:裹脚,辍学,吸毒,恋爱,失恋,来阐述这一悲剧性人物的悲剧性的根源。
关键词:《金锁记》;姜长安;悲剧根源
《金锁记》是张爱玲女士的代表作,被夏志清先生誉为“中国古代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1]与曹七巧类似,姜长安也是一个悲剧性人物,相较于曹七巧的疯狂,她的悲剧更让人同情。姜长安的悲剧完全是由曹七巧一手造成。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2]在被曹七巧撕碎的过程中,姜长安也有挣扎,人性恰在这撕碎与挣扎中若隐若现,长安的性格也由此更加复杂而真实。
话剧《金锁记》(由王安忆改编)主要讲述了一个女人人性扭曲和异化的悲剧: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家中开麻油铺的曹七巧嫁给了姜家瘫痪的二爷,在情欲得不到满足的同时,也给自己带上了“黄金枷锁”,生活备受煎熬。大家族中的利益之争、人心叵测,都在七巧的身上留下了伤害的痕迹。为了自己的生存,她拼命敛财,最终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守财奴。她生怕别人惦记自己的家产,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七巧的悲剧人生正在演绎,同时她也开始在自己最亲的人身上,制造着残酷的悲剧。
夏志清先生说:“七巧的儿女是在她的淫威下长大的。”[1]但她的女儿长安也曾沐浴过短暂的阳光。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正处于一个新思想与旧观念发生激烈冲突的时代,而长安的悲剧正是这种冲突的具体体现,从裹脚到上学,从吸毒到恋爱,再到最后无奈之下与童先生分手,长安的性格通过这些事件不断变化发展,从而具备了典型人物性格中的层递性特征。著名美学家、评论家刘再复先生指出典型性性格中的层递性模式的特征是“有一个性格发展史,这种发展可分为若干层次,由于前后不同,性格的层次具有不同的特征。”[3]长安就是一朵生长在旧观念土壤中的花朵,在新思想阳光的沐浴下,让她产生了挣脱这片土壤的愿望,然而她终究是深深扎根在这片旧观念的土壤之中,这朵曾经绚烂的生命之花,最后也只能无奈地凋零。通过细致的分析剧本,我们可以爬梳出姜长安悲剧命运的发展过程,体会到她是如何一步步走进没有光的所在。
一、裹脚
当长安十三四岁的时候,“只因身材瘦小,看上去只有七八岁的光景。”[4]这时的长安和大多数同龄女孩子一样柔弱、天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幻想,也正是形成自己独特性格的时候。然而她的母亲曹七巧自从嫁进姜家后,情欲得不到满足,身份地位得不到重视,人性扭曲。她将这种不平衡施加在长安的身上。“父母感情不和降生的孩子,常使母亲的怀恨心与责任感交织搏斗,母亲仇视孩子,又不得不压抑这种倾向,潜意识中,隐藏了伤害孩子的意念。”[5]于是长安就被七巧近乎虐待似的裹起了双脚,可长安的反抗微不足道,终究逃不过母亲的狠毒。尽管在长安以前的生命中,她也曾无数次受到母亲的伤害,然而裹脚与她曾经的伤害却截然不同。这次不单单裹住了她的脚,更裹住了她的心。虽然裹了一年多又被母亲放了,但是长安受伤的脚和受伤的心都已经无法再复原。她那双畸形的脚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她母亲的恐怖。在长安独特性格形成的初期,这种恐怖便埋下了软弱的种子。以至于让她在后面作出了一些让许多观众都难以理解的妥协与让步。这也预示着姜长安已经沦为玩弄于母亲股掌中的玩偶,必将重复着曹七巧的悲剧。
二、辍学
长安与童先生相亲的那场戏中,当童先生问道长安为什么不继续念书时,长安回答说是因为床单的事。当时住读学生洗换衣服,长安不慎丢了一条床单,惹得七巧借题发挥去学校问罪,长安觉得无比丢脸,便因此不想再念下去。其实,曹七巧并非是真心想送长安去读书,只是“看见大房三房里的儿女都进了洋学堂读书”,[4]出于攀比的心理将长安送到女中上学。长安的生活被曹七巧左右,可是这一次给长安带来了美好与希望。无疑,长安对那半年的读书生活是充满怀念的,从她那念念不忘的long long ago的旋律以及学校里的生活的追忆就可见一斑。因为上学,长安第一次有了脱离母亲的机会,上学这半年,让幼小的长安惊喜地发现,原来世界并不如家里一般阴暗压抑。长安第一次亲身体验到了美好,这也就在她性格中埋下了渴望美好的种子。然而青春期的长安敏感而不安,仅仅是一条床单就惹得全校人尽皆知,让长安无地自容。她不敢反抗七巧的决定,只能用辍学来向母亲妥协,即便她是那么渴望上学。长安的软弱性格在这妥协中,便已经形成。后面她放弃童世舫只不过是放弃上学的一个翻版而已。
三、吸毒
长安辍学在家,整日与母亲为伴,她逐渐受到母亲的影响“喜欢使小坏,干涉家里内政。”[4]然而这些终究只是表面的影响,真正影响到长安的性格并在其发展中起到转折作用的是:吸毒――“长安二十四岁那年生了痢疾,七巧不替她延医服药,只劝她抽两筒鸦片,果然减轻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NGW型行星减速器虚拟样机及动力学仿真分析.doc
- NiosⅡ处理器在透镜中心厚度测量系统中的应用设计.doc
- OIV2007西班牙葡萄酒数据报告.doc
- On Improving English Learner’s Listening Ability.doc
- On the Enlightenment of Sociolinguistics to English Teaching.doc
- On the new era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doc
- OUTDOOR玉溪山与水.doc
- P91的热处理工艺探讨.doc
- Partnership Management 的探讨.doc
- PBL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