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肉搜索”的伦理悖论.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肉搜索”的伦理悖论.doc

“人肉搜索”的伦理悖论    “人肉搜索”是网络时代的新玩意儿,近年来因其强大的网络威力与社会影响力而备受关注。从2006年的卖身救母事件、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功夫少女色情照片事件,到2007年的钱军打人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流氓外教案事件、华南虎事件、“很黄很暴力”的张殊凡事件,从2008年的网络暴力第一案“死亡博客”事件、天价理发事件、“70后炫富女”兰董姐姐事件、“辽宁女”轻蔑灾民事件、林嘉祥猥亵女童事件、天价烟局长事件,到新近的公安局政委女儿冒名上大学事件、富家子弟飙车撞死平民大学生事件等,这些频频自网络空间延伸到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空间的“人肉搜索”事件,先后制造出一连串的媒体事件并转化为社会事件。“人肉搜索”一方面因其带来的可以揭开权力信息黑箱的传播功能,受到网民与社会的认可与赞扬;另一方面因其带来的网络暴力与社会暴力,受到网民与社会的反对与贬斥,以至于开始有地方政府开始立法明确规定“人肉搜索”违法。悖论中生存的“人肉搜索”,正在受到传播伦理的高度审视。      “人肉搜索”与“机器搜索”      “人肉搜索”的诞生与命名,都是对应“机器搜索”而兴。   “机器搜索”的含义是指,用户通过提前设置程序命令的搜索引擎,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机器自动算法,获得问题答案的一种网络搜索行为。机器搜索以其超快速度和海量搜索结果赢得了网民欢迎。这在现代传播技术进步与商业营销策略的配合推动下,使得相关的搜索引擎已经成为强大的资本生产机器。美国的谷歌公司和中国的百度公司,在英文世界与中文世界所具有的影响力及其资本实力,已经超越了很多存在已久的网络公司。搜索公司的崛起,一方面证明了机器搜索带来的信息传播速度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表明了信息时代人们在海量信息中不堪压力,必须借助于搜索工具筛选信息的无奈。   “人肉搜索”是指,网友在网络社区提出疑问或发出呼唤,由知晓信息的网友对此作出解答,将机械的网络信息搜索变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基于互联网技术获得问题答案的搜索行为,都是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兴起的网络行为,都是在网络时代产生的新的技术与社会命题。两者的不同之处则体现在诸多方面,比如搜索速度、搜索过程、搜索结果等等。但是,两者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肉搜索是由人工参与解答而非搜索引擎通过机器自动算法获得结果的搜索机制。虽然左右机器搜索结果的程序命令式由“人”设计,但是,在“机器搜索”的过程中是“搜索人”与“机器”的对话。而人工智能无法做到尽善尽美,很难甄别那些被刻意修饰过的“假面”信息。   “人肉搜索”则是借助于机器的“人”与“人”的对话,避免了“人机对话”的枯燥,并通过“机器搜索”的这一“反面形式”,利用更多的人工方式来使得到的信息有一个共同甄别过程,从而使结果更为可信。譬如,在网民A发出疑问之后,出现网民B作答,但是,发出疑问的网民A由于知识缺陷或信息盲点,而不能确定答案的对错与否。这时,会有其他更熟悉情况的网民C对提供的答案作出信息甄别。或许,网民C的信息甄别仍然有误,但会有网民D继续作出甄别。这个过程延伸反复,像滚雪球一样不断放大,最终可能会有最熟悉情况的人作出最权威的解答。这种“一方提问,八方回应”的网络搜索方式,体现了网络社会中的信息威力。      “人肉搜索”的网络暴力与社会暴力      利用“人肉搜索”进行知识问答,最多是对那些无聊答案或错得离谱答案的提供者加以“鄙视”,而很少产生在网络上被“追杀”或“通缉”的网络暴力,更是几乎不会产生社会暴力这种极端情况。而利用“人肉搜索”进行社会善事活动,其可能产生的正面效果往往超出人们在前网络时代的预期,譬如,奥运会后,有人发帖“凝聚力量再创奇迹,人肉搜索助文?B寻父”一贴3天的点击量超过24万次,在万名网友“人肉搜索”的强大引擎下,新科奥运冠军郭文?B寻到了失散10年的父亲。   可是,如果因为负面新闻,特别是触动了很多网民道德神经与心灵神经的负面新闻,利用“人肉搜索”对某个人的信息加以追查,其结果则往往会产生网络暴力与社会暴力的双重结果。这会使得被搜索人受到强大的网络舆论压力,甚至是社会舆论压力,以至遭遇到社会暴力,从而使被搜索人的生活与工作受到严重伤害,乃至于无法保持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与生活的尊严。   以“铜须门”为例。2006年4月13日中午,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中国官方网站的论坛上,出现了一个名为《2区麦维影歌守望者发生的丑闻:一个让你更珍惜爱人的理由》的帖子。发帖人“狂野之城”细述了自己如何发现妻子“幽月儿”(魔兽游戏ID)与在网络游戏中认识的守望者公会会长“铜须”(魔兽游戏ID)偷情的经过。该帖发出后,广大网友的“人肉搜索”随即启动,各式各样的“网络追杀令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