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史教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筑设计史教案

建筑设计史教 案 主讲教师:向金定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选用教材:《中外建筑设计史》编制时间:2016年3月文艺法学部艺术设计系授课计划授课日间第七周至第十八周班级、教室14环艺1 2 3班艺术楼3213课时量计划24学时实际22学时教授课题上:中国建筑设计史下:外国建筑设计史教学目的《建筑设计史》对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通过该门课程的系统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对中外古代营建活动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对以后学生设计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现代建筑打下深厚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也借此对学生有一个深刻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教育。教学重点各时期建筑造型特点各时期建筑装饰特点各元素提取及在设计中的运用教学难点各元素提取及在设计中的运用课堂类型专业必修课---设计理论课程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视频辅助教具多媒体教案前言为什么要学建筑史?了解中外建筑发展的基本情况,掌握各种不同类型建筑风格的演变和特点。是其它设计的源泉,在以后的艺术设计实践中,运用所学习的建筑史的知识指导设计实践,尤其进行特定文化风格的设计。怎样学习建筑史?掌握中外建筑形制、施工技术、材料运用等;通过课堂教学,掌握各类建筑类型的文化背景,提高史论知识;有条件的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各种建筑的认识与理解。参考书目: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刘先觉译:《世界室内设计史》。成绩评定办法:平时作业+出勤情况=平时成绩;平时成绩×30%+考试成绩×70%=综合评定成绩。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教学要求1了解中国建筑发展的基本情况2理解中国建筑发展的背景与历史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木架建筑的优势:木架结构的缺陷,也限制了它的发展:穿斗式木构架的特色:抬梁式木构架的特色:大式(斗拱)与小式(无斗拱);大木作(承重体系)、小木作(装修体系)。屋顶建筑群的组合:建筑与环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善择吉址、因地制宜、整治环境、心理补偿建筑类型:居住建筑、政权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礼制建筑、宗教建筑、教育、文化娱乐建筑、商业与手工业建筑、园林与风景建筑、市政建筑、标志建筑、防御建筑工官制度:思考题:名词解释:抬梁式屋架、穿斗式屋架。简答:木结构的优缺点。第一讲:古代建筑发展概况教学要求:本讲要重点理解各时代建筑的特点,及各类建筑在前代基础上的突破;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演化发展和特点;理解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背景及在历史中的地位;掌握中国古代建筑演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六七千年)仰韶文化(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村落、西安半坡村遗址)龙山文化(河南安阳后岗龙山文化、山西襄汾陶寺村龙山文化遗址已出现了白灰墙面上刻划的图案,是我国已知最古老的居室装饰)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夏)郑州商城、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商)洛阳东周王城、诸侯城址(邯郸赵故城、山西侯马晋故城。苏州吴阖闾城等)建筑遗址(陕西岐山凤雏村和湖北蕲春干阑式木架建筑)瓦的发明,还有半瓦当。(西周)高台建筑,发现大量板瓦、筒瓦以及部分半瓦当和全瓦当,花纹空心砖(春秋)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战国:城市繁荣(齐临淄、赵邯郸、楚鄢郢、魏大梁)木构榫卯形式多样。秦:阿房宫、骊山陵汉:根据当时的画像石、画像砖、冥器陶楼等间接资料看:抬梁式和穿斗式木结构已经形成。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佛塔、石窟、佛像、壁画等有了巨大的成就。佛寺、佛塔和石窟。《洛阳伽蓝记》、“舍宅为寺”、第四节:隋唐建筑概况:规模宏大,规划严整,有着广泛的影响。(长安、洛阳)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大明宫、乾陵)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以定型化。(麟德殿的柱网、木构架构建的规格化、并留有山西南禅寺大殿与佛光寺大殿两座木构建筑)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砖石建筑有进一步的发展(隋代李春设计的赵县永济桥)建筑艺术加工真实成熟(绿色琉璃瓦居多,黄色、蓝色次之,但数量都没灰瓦与黑瓦多)第五节:五代、宋(辽、金)建筑发展概况: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很大的变化(打破里坊的禁闭,开放的商业化的城市布局)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有明确的模数规定;少林寺初祖庵大殿是宋代木构架之一)。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河北正定隆兴寺,宋画滕王阁和黄鹤楼图中都有反映)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直棂门窗格子门窗;彩画种类繁多;室内也逐渐以木装修为主;逐渐由席地而坐改为垂足而坐。)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河北定县开元寺瞭敌塔;河南开封佑国寺琉璃塔;福建泉州开元寺东四两座石塔等)第六节:元代建筑发展概况宗教建筑异常兴盛(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特别是藏传佛教在元代由西北地区传向内地。建筑加工粗糙,用料草率,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