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下笔剑出鞘 挥毫仁义扬.doc
下笔剑出鞘 挥毫仁义扬
说实话,为了采访张济海先生我还是认真的做了准备工作,可是越准备,心里就越没底。关于介绍张先生和其书法作品的文章多不胜数,其中不少还是出自名家之手,方方面面的资料可谓淋漓尽致。如果搬书直叙难免有抄袭之嫌,但想写出新意,因珠玉在前,很难超越,真是有些头大了。
2008年1月25日下午三点,我硬着头皮,同摄影一起按约定的时间来到了张先生的家。踏入客厅,我的心却一下子宁静了。雅致满目,古韵琳琅。房子的装修是地地道道的中式风格:紫檀的家具造型古朴、品质上乘,用手一触便可感知它细腻的纹理和优美的曲线;罗汉床被各类卷宗书籍占去了半壁江山,环顾四周,到处都是主人多年来到处淘来的宝贝,一件一件端详,总让人有惊喜的发现。更重要的一点,这客厅充满了生活气息,并不是仅为待客的场所,我想,能与这样的环境相融合其主人定是个亲切睿智的人。
果然,我没有猜错。
不一会儿,张先生换了便装出来相见,一开口就连连致歉说让我们久等了,又张罗着斟茶倒水。不着军装的张先生,少了几分威武,增了几分儒雅,比照片中英姿飒爽的军人形象更容易让人亲近。因执教多年,他说起话来生动准确,我做的采访手记竟像课堂笔记一样条理清楚。后来又恰好见到张先生带的两个研究生来请教问题――现在社会上的研究生习惯把老师叫做老板,师生本来的关系却模糊了。而当我看到张老师认真为学生修正论文情景时想,也许在这里,所谓“师道”才显现出其真正含义,当学生能遇到这样的老师真是一件幸事。
这真是一次令人愉快的经历。笔者:最近两年,张老师的作品人气很旺,很多人都觉得真是“天上掉下个张济海”,一下子就火了,很多人都很好奇您一举成名的经历是怎样的?
张济海:其实,了解书法的人都知道书法决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一夜走红的事并不适合书法界。一位书法家必然是要经历几十年的刻苦磨练。我喜爱书法是因为受到家庭的影响,我父亲的书法在我的家乡颇有些名气,小学时学校书法课上就是临他的作品。在父亲的熏陶下,我7岁开始临帖习字,15岁时,我写的小楷毛主席词《沁园春?长沙》,引起带兵的首长注意,于是破格特招入伍。在部队里我的志趣得以培养和发挥,部队首长还聘请了当地群众艺术馆的书画老师为我辅导,又破例送我到沈阳鲁迅美术学院进修。后来我又先后进入天津茂林书法学院、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河南书法研修院深造,并有缘受到启功、欧阳中石、王遐举、张海、冯志福等名家的指教点拨,也就是在这一段时间我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书法理念。三十多年来,我身处军营――这是一个相对远离名利场的所在,环境与工作都使我能平心静气。因此,我非常感谢军营、感谢命运。习书必先耐得寂寞。既然将书法奉为终生的艺术追求,就等于选择了艰辛与寂寞。几十年来我始终手不释笔,从未有怠。 厚积薄发,在张济海先生的一朝闻名天下知背后,是他的默默耕耘。值得称道的是,为创作出“厚德载物”四个字,他用了整整三年时间。四字三年得,一挥惊世俗。现在先生的墨宝已镌刻于北京居庸关长城上,永久流传;十五年前他的著作《教师板书入门》是全国首部板书专著;所书“新石家庄”成为河北省省会的城市名片;新作“中国风”被北京奥运书画征集活动组委会永久收藏。他在大学校园的义务书法讲座,常常爆满,没有座位的就站着,整间教室挤满了人,连将军――学院院长也慕名而来听讲。正是多年的积淀,才有了今日的盛放。一时间,求字索墨者盈门,其中有港台政要、海内外富商,更有独具慧眼的文人雅士,可谓是张家纸贵。
笔者:听说您低调的作风,还给您带来过被假冒的问题?
张济海:这些事说起来也挺有意思,就说“新石家庄”这四个字,是我在1993年写的,说心里话,我对这四个字写的并不是太满意,但这四个字知名度很高,起码在石家庄乃至河北许多人知道。有人见那么多年也没有作者出现,就声称是自己写的,我所知道的冒名者就有4、5个,有的还是认识的人。这些事我听了之后往往一笑置之,反而是有些朋友气得义愤填膺,为我鸣不平。我觉得世界上的事清者自清,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时间会证明一切。多年来,我习惯低调的生活,是因为这样平静的生活更利于我的书法创作。书法是我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从内心喜爱书法,并非为了出名才去学习书法的。爱是写好书法的基础,像其他工作一样,只有爱才去做,才能做好。这个“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虔诚和崇拜,是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辛与坚持。不求名,名自扬。在朋友的盛情邀请下,2006年4月8日,由河北文学馆、河北书法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张济海书法展》在河北文学馆开幕。据文学馆的馆长说,这是多年来举办的最好、最成功的一次书法展。所展出的八十余幅作品中,囊括楷、行、隶、篆、草等不同的字体,只要你不看落款,面对不同字体和风格各异书法展品,根本无法想到都出自一个人的手笔。前来慕名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观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