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碗窑土陶制作工艺探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沧碗窑土陶制作工艺探析.doc

临沧碗窑土陶制作工艺探析   【摘要】临沧碗窑土陶至今依然传承着古老的制陶工艺。本文通过探访临沧碗窑村土陶的制作流程,从器形、装饰、烧制、色彩四个方面探析其工艺特色。目的是把即将消失的承传工艺记录下来,力争不让文化遗珍它消逝在社会城市发展的步伐中。   【关键词】临沧碗窑村;土陶;制作;工艺特色      碗窑是云南省临沧博尚镇的一个自然村,现有326户人家。据考证,在乾隆元年,湖南长沙贵东邻里乡有姓邓、杨、罗三个制陶艺人来此谋生,看到丰富优质的陶泥资源,便定居此地以制陶为业。生产土陶以碗为主,又因龙窑烧制,为此而得名“碗窑”。从此制陶工艺技术并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村子里现有近2/3的人家从事土陶制作。我们多次走访三家传承人,了解传承的土陶制作工艺。在此,我愿意对其做简要的介绍:   一、临沧碗窑土陶的制作流程   1、原料――土   临沧碗窑村制陶的泥选用白、黄两色“高岭土”,黄色较粗糙,用来做生活器皿;白色细腻,用来做精致的装饰器皿。   2、工具――转盘车   临沧碗窑村制陶拉坯全手工操作,转盘车是主要辅助工具。在地坑内埋设转轴,一块平板与坑口齐平的人工操作台。这是中国古老工艺“轮制法”的使用工具之一。   3、塑形   临沧碗窑村陶器塑形一般运用轮制法和捏塑法两种手法。轮制法是用快速旋转转盘车对高岭土进行拉坯造型,塑造土陶的主要形状;而捏塑法是用手捏制处理陶器细节,如罐耳或贴附在器物上成为附加装饰的部分。   4、晾晒   陶体要置于阴凉处晾干。临沧碗窑村的制陶者为了避免个体搬动带来的损坏,把做好的陶器放于一块木板上,将其送至阴凉的房间整齐地放于架上晾干。   5、上釉色   釉水是用糠+石灰+土子(大红色山土)用水浸泡而成。上釉时,把晾干的陶器放入釉水中打个滚或在需要上釉的部位攒一攒,拿出晾干即可。   6、烧制   临沧碗窑村的土陶是用建在山坡上的传统 “龙窑”烧制,火焰抽力大,升温快,装烧面积大,一次可出土陶产品上千件。   二、临沧碗窑土陶制作工艺的特色   1、器形特色    临沧碗窑村制作的土陶多属实用器具,有一些用于摆设。常见的用具有碗、罐、桶、灯台、花盆等。碗盘、杯子的外形为敞口,多以大圈足为底;茶桶,酒瓶、台灯,下收的倾斜度小而呈长直腹。这些器形比例都较为协调,有的处理又把实用与科学较好地结合。如咸菜罐:大腹、口宽,并在宽口的灌口边缘做了一圈泥边,用来放水,罐盖盖于灌口,把咸菜和外来空气隔离,这样并能更好的保鲜保味。为了让生活更具趣味性,制陶者还在酒壶上下了功夫,把壶胆分成两半,可以一半盛酒一半盛水;在两半的下方各打一小孔,用手按住盛酒下的小孔,酒就不会倒出,只有水从壶口倒出,反之倒出的则是酒;土陶艺人高超的艺术创造力为生硬的陶壶注入了艺术的灵性。   器形中还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邓、杨、罗三个制陶艺人来到碗窑和当地傣族联姻,傣族是佛教信徒,塔是佛教的主要承载体,在长期的土陶演化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塔罐,是由三个圆球组成,最顶上是一个圆柱;形似佛塔。   2、烧制特色   临沧碗窑村烧制土陶的窑仓依坡建设,是一间长形空透的斜卧长形窑仓,由8―13个窑室组成,故而得名“龙窑”。它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窑头是斜坡下的最底仓,当地人称它为“预热仓”,不放置陶器;窑床又分高温仓、中温仓和低温仓,高温仓靠近窑头,依次是中温仓和低温仓,它们是烧窑时用来装放陶器的窑室;窑尾有一个烟囱,烟囱与低温仓下留有的一排火线连为一体。   烧制土陶,装窑、火候、时间都较为关键。装窑时,陶器分类装仓要考虑陶器成色的温度位置,上有釉色的生活器皿放置于高温和中温仓,温度一般在1000°――1300°左右;不上釉色的器皿呈现土质本色,所以要放于斜坡最顶端的低温窑,温度一般在800°左右。烧陶的温度越高,陶泥越硬,釉水的附着力越强,附加及装饰部分也越牢固。装窑还出现在大器物腹内放小器物,这样烧制出的小器物成色均匀、水透。烧制时间一般13―16小时,先用大火在预热仓烧制4小时,后依次往上在各仓室内烧火,每仓烧火的时间一般在1、2小时不等,由烧制经验丰富的艺人把握,时间到就把所烧的窑室仓口封住,留一火眼观察火势和土陶窑变。待火烫烧尽冷却就可以出窑了。   3、装饰特色   临沧碗窑村的土陶装饰表现在陶器适当位置运用旋制、捏雕、压印、绘图、镂孔等多种手法,展示他们对虚与实、繁简等自由把握。比用木板图章盖印于器壁上;用泥条、泥块做成浮雕形状的人形或花边;或在器壁上打眼让器物空透等手法。这些装饰处理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表现着艺人的审美情趣和技术求索。   4、色彩特色   临沧碗窑村的土陶色彩可分为釉色和土质本色两种。上釉的土陶色彩呈现出褐、绿两类色相,具有一定光泽。烧制温度的高低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