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为“作为整体的女性”进行文化赋权.docVIP

为“作为整体的女性”进行文化赋权.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作为整体的女性”进行文化赋权.doc

为“作为整体的女性”进行文化赋权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大量进入中国,与中国本土的女性解放运动及政策交相呼应,女性学的学科建设也随之在新世纪的中国开始走向成熟。女性研究和以女性为出发点的分析研究,是女性学研究的两个基本途径。〔1〕伴随着“什么是女性文学”的提出,“什么是女性艺术”,同样成为需要重新界定的问题。由此,学界对艺术与性别的关系产生了进一步的思考。女性民间艺术,是一个很少有人提及的话题。翻一翻传统艺术史,几乎就是一部主流的、男性的视觉听觉经验史。女性缺席,构成了传统艺术史编撰的盲区。尤其当民间艺术开始堂皇地回归艺术殿堂之时,以女性为表现对象的艺术品的丰盛,严重遮蔽了以女性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品的边缘化。   2007年6月,魏国英、祖嘉合主编的《我的民间艺术世界――八十位女性的人生述说》(以下简称为《我的民间艺术世界》)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补写了中国民间女艺人艺术创作的历史,是一部别开生面的艺术史,一部视角独特的女性史。它提示我们,女性不仅需要政治、经济上的赋权,也需要文化上的赋权。除了女性文学,我们还要为女性艺术进行文化赋权,女性才不再是物质的、被动的,不再是男性光辉的折射,而是洋溢出女性自身的光辉,正如蓓姬#8226;麦金陶斯(Peggy McIntosh)所赞叹的,“太阳出来了”。   《我的民间艺术世界》分八个部分,前七个部分是女性民间艺术的大的类型,包括剪艺、绣艺、布艺、编织、画帖、塑作、雕刻;最后一部分是女性学学者的感悟和反思,称之为“视点”。这本书采取了呈现和互动的方式,可谓“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呈现女性,呈现民间,呈现艺术;民间女艺术人与专家学子互动,理论与实践互动,男性与女性互动。   80位民间女艺术人,从出生于1905年的“百岁花姆”林桃,到出生于1978年的绣唐卡的黄兰索、做木雕的莫镜梅,73年的时间跨度,贯穿了整个20世纪的艺术史。她们来自14个民族、23个省市自治区,所涉猎的具体艺术类型45个,既有剪纸、刺绣、织布、蜡染等传统意义上的女性艺术,也不乏瓷器、陶器、木雕、唐卡等传统意义上的男性艺术,还有剪贴画、女书书法、纸浆塑人、布贴京剧脸谱等独创的艺术类型。   75位访谈员,在3年的时间里,进行了113人次的访谈。每一篇访谈文章,不仅有民间女艺术人对自己艺术生涯的珍贵回忆,以及她们创作的艺术品的精美图片和简介,还专门设置了“后记”部分来记载访谈员的情感反馈和理性反思。   5位女性学学者,在“视点”部分的文章中,分别探讨了女性民间艺术的特点、女性学研究视角中的女性民间艺术、教育与女性民间艺术、女性民间艺术研究的社会效益,以及女性民间艺术的未来。她们以清醒的理论反思意识,把握女性学研究的现状,开垦“自己的园地”。这些学者同时也是《我的民间艺术世界》一书的编者。从她们的理论视角反观全书,可以看出,该书已经由“艺术中的女性形象问题”转向了“女性学中的艺术问题”。   尤为重要的是,这本书力求以口述史的方式呈现“作为整体的女性”。〔2〕这里的“我”,是女性主体的“我”,不仅是创作民间艺术的女性、书写女性民间艺术的女性、欣赏女性民间艺术的女性,而且是政治学的女性、经济学的女性、生理学的女性、心理学的女性、历史学的女性、文艺学的女性,等等。   哈贝马斯曾经提出,对于私人所有的天地,可以区分为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家庭领域是私人领域的核心,公共领域是作为对家庭中私人领域的扩展和补充出现的;从文学公共领域(包括艺术)中产生政治公共领域,以公共舆论为媒介对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加以调节。〔3〕文学艺术作为非政治形式的公共领域,作为在政治领域发生作用的公共领域的先导,“它提供的是一种仍关注自身的批判性公共反思――一种私人身份的人们关注起新颖私人性的本真体验的自我启蒙过程――的训练基础”。〔4〕如果女性仅仅停留在家庭中,把艺术当做消磨时光的个人情趣,或者仅仅企盼进入艺术品市场,直接获得经济上进而获得政治上的自由,而不是首先把源自生活的艺术当做艺术,并在这一领域培育自己成为具有交往理性能力的主体,那么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之路会更加曲折漫长。   在《我的民间艺术世界》一书中,“夺千峰翠色”的孟玉松,可以说是彰显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一位典范。从主流的、男性的价值判断看,孟玉松功成名就,拥有所有耀眼的光环:河南汝州玉松古瓷厂厂长,高级工程师,全国第六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河南省第五次党代会代表,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等等。但是,从女性学的视角,我们更加关注作为一位女性的孟玉松的“成功之路”。刚参加工作时作为一名化验员的孟玉松,和功成名就时作为一名艺术家、企业家的孟玉松,都遭遇了男性社会不同形式的挑战。前者是排斥,说她是“开后门进厂的”;后者是误解,以为她是“玉松叔叔”。当父权制思维逻辑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