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用《论语》思想提升数学教育智慧》的读后感.doc

《用《论语》思想提升数学教育智慧》的读后感.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用《论语》思想提升数学教育智慧》的读后感

《用《论语》思想提升数学教育智慧》的读后感 《用《论语》思想提升数学教育智慧》的读后感提要:有教无类”的治学理念。这是说教育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他从未停止过使教育平民化的努力。孔子说,只要拿着一束肉干来拜见他 来自 《用《论语》思想提升数学教育智慧》的读后感 《论语》记载着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教学思想与智慧。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的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伟大先哲。他的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看到了孔子在教学上的智慧。孔子提出了许多科学的教学观点,在2500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仍然行之有效,给我们莫大的启迪。 一、孔子的教学态度 1、“有教无类”的治学理念。这是说教育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他从未停止过使教育平民化的努力。孔子说,只要拿着一束肉干来拜见他,没有他不教诲的,而这一束干肉的学费,是百姓足以承担的。据考察,孔子门下“贤人七十,弟子三千”,却只有南宫敬叔和司马牛是贵族,其余学生都出身贫寒。孔子的“有教无类”是对中国教育观念的伟大贡献。时至今日,有教无类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我的教学中,我平等的对待尊重每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使他们快乐的学习数学 。 2、“教学相长”说的是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教与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教者,传授知识,释疑解惑;学者,接受知识,融会贯通。把这二者结合在一起, 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在学习上是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孔子认为师生之间应该相互启发,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在治学道路上,师生应该是一对好伴侣。 教学过程中,我与学生之间的讨论相得益彰。学生学得扎实,我也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 二、孔子的学习方法 1、孔子一生勤奋好学。孔子就是这样一个不知饱足的活到老,学到老的人,并且在其中得到了莫大的快乐。”孔子的博学众人皆知,人或以为他是天生聪慧而得的学问,孔子却强调说这是他后天努力得来的。孔子的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对后世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2、孔子主张“学”与“思”并重。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的经典论述。所以说,学习过程是一个学与思结合进行的过程。只有学才能获得大量的知识储备,有了知识储备后的思考才不是盲目的,才能够思后有所得,有创新。对于学习,我们应该学思并重。我的教学中,着重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理性的思考能力并学会了反思。杜威说过“失败是一种教育,知道什么叫“思考”的人,不管他是成功或失败,都能学到很多东西。”作为教师要教给 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反思。 3、“温故知新”是孔子对学习态度的主张。从旧的知识中得到启发才能知新。 三、孔子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可见,中国旧式教育注重填鸭式的灌输而忽略启发式的引导与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大相径庭的。所以说,对教师来说,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完善循序渐进的求知条件,比向学生传授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在教学中,我喜欢学生提问题,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遇到困难,老师及时点拨,学生豁然开朗,印象深刻。 2“因材施教”是孔子最典型的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就是对不同能力,不同志向,不同个性的人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我的教学在作业练习设计环节中,作业习题分层次,接受快的给点难题,接受慢的降低难度,使他们都能快乐、自信的学习数学。 3、“循循善诱”是孔子教育思想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如果分解开来,就是由循序渐进的阶梯式教育和寓教于乐的兴趣式教育组成的。循序渐进,即按照学生思想发展,知识积累的内在规律因势利导,既不求快,也不好高骛远以求深,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教育学生。寓教于乐,就是要调动学生内在的求知兴趣,使他们真正感到是自己要学习,而不是别人在强迫他们学习。正因为学习有了内在的动力,即使碰到了挫折与困难,也会“欲罢不能”,直到竭尽全力。 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我看到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之高超至今难以有人能望其项背。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先师,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2500多年前的这个伟人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东西去思考去探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用《论语.》的思想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教育智慧。 来自 Measures for the routine management of moral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sMethod of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of moral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First, the g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