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与比较法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pptVIP

国际法与比较法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际法与比较法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

国际法与比较法视野下的 文化遗产保护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郭玉军教授 主要问题 武装冲突下文化财产的保护 非法出口的文化财产的返还 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文化表现多样性的保护 保护现状 有关国际立法 有关国内立法 有关司法实践 国际法 1954年《关于发生武装冲突时保护文化财产的国际公约》(UNESCO) 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 (UNESCO) 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UNESCO)1995年《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Unidroit) 2001年《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UNESCO) 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UNESCO) 2005年《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UNESCO) 中国参加的有关国际公约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5年11月22日加入); 《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1989年9月25日加入); 《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1997年3月7日加入); 《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公约》(1999年10月31日加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8月加入); 《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2007年1月30日)。 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内立法 形式 内容 最基本的条款 特定事项条款 重点内容 有关司法实践 1.新西兰检察总长诉奥其兹(1982) 2.秘鲁政府诉约翰逊案(1989) 3. 美国诉某古代金碟案(1998) 4. 奥地利诉爱特曼(2004) 5. 威克沃斯诉克里斯蒂曼森和伍德有限公司案(1980) 6. 巴卡拉诉瓦拉案(2008) 7. 联邦德国诉伊里克恩案(1982) 8.伊朗诉伯瑞(2007) 9.伊朗诉巴拉卡(2007) 10.奥康诉伊丽莎白泰勒(2007) 文化财产返还案件所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 外国公法的适用 现代发展趋势,逐渐承认其域外效力,适用外国公法 国家豁免问题 法律选择原则——物之所在地法,最密切联系原则,来源国法,统一实体法 时效起算原则 法律选择的各种主张 适用物之所在地法 重新解释所在地法原则,将所在地法解释为“物品所有转移得以记录、公开并由原始所有人授权的最后所在地的法律。” 适用“盗窃发生地法”(Lex furti) 适用“来源国法”(Lex originis) It seems to me to be wholly unreal to suggest that when a foreign state seeks to enforce these forfeiture provisions in another country, it is not seeking to enforce a foreign penal statute. No doubt the general purpose of the Act of 1962 is to preserve in New Zealand its historic articles. However,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a suit to enforce the forfeiture provisions contained in section 12 is not a suit by the state to vindicate the public justice. I therefore cannot agree with the judge that section 12 is not a penal provision. Accordingly, if I am wrong in the answer I have given to the first question raised in this action, I would still dismiss the Attorney-Generals claim on this point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USA v AN ANTIQ. PLATTER 1998 Steinhardt contends that: (i) the f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