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统妇科炎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女性生殖系统妇科炎症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⑷ 阴道自净作用 在雌激素的作用下上皮细胞内糖原的贮备大量增加,由于阴道乳杆菌的作用,糖原分解为乳酸,使阴道保持一定的酸度,pH≤4.5(3.8—4.4),抑制其它病原体的生长称为阴道自净作用。 ⑸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的纤毛向子宫腔方向摆动及输卵管的蠕动 ⑹育龄妇女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脱 2、阴道正常菌群 革兰阳性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乳杆菌,棒状杆菌,非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 革兰阴性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加德纳菌,大肠埃希菌及摩根菌 专性厌氧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类杆菌,动弯杆菌,梭杆菌及普雷沃菌 支原体及念珠菌(假丝酵母菌) 3、阴道生态系统及影响阴道生态平衡的因素: ①雌激素 ②乳杆菌 ③阴道pH值:阴道正常的PH值≤4.5,多在3.8-4.4 4、外阴及阴道炎症的共同特点: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 前庭大腺炎 前庭大腺位于两侧大阴唇后1/3深部,开口于处女膜与小阴唇之间的沟 内,如黄豆大,左右各一.腺管细长(1— 2cm), 性兴奋时分泌黄白色粘液起润滑 作用 病因 在性交,流产,分娩或其他情况污染外阴部时,病原体易侵入致炎.形成脓肿时称为前庭大腺脓肿。主要的病原体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 临床表现 炎症多为一侧。初起时局部肿胀、疼痛、灼热感,行走不便;检查见局部皮肤红肿、发热、压痛明显,患侧前庭大腺开口处有白色小点。脓肿形成时,疼痛加剧,局部可触及波动感。脓肿内压力增大时,脓肿可自行破溃,若破孔大,可自行引流,炎症较快消退而痊愈;若破孔小,引流不畅,则炎症持续不消退,并可反复急性发作。 处理 急性期卧床休息,根据病原体选用抗生素及坐浴,脓肿形成后作切开引流并作造口术,并放置引流条。 前庭大腺囊肿 一、病因:系因前庭大腺管开口部阻塞,分泌物积聚于腺腔而形成囊肿。 腺管阻塞的原因: ①前庭大腺脓肿消退后,腺管阻塞,脓液吸收后,被分泌物所代替而形成囊肿。 ②腺腔内的粘液浓稠或先天性腺管狭窄,排出不畅,导致囊肿形成 ③非特异性炎症阻塞,如分娩时会阴与阴道疤痕阻塞腺管口,或会阴侧切开术损伤腺管。前庭大腺囊肿可继形成脓肿. 二 临床表现: 前庭大腺囊肿检查见囊肿多为单侧,也可双侧,囊肿呈椭圆形,大小不等,可持续数年不变。 若囊肿小、无感染,患者可无自觉症状. 三 治疗: 多行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取代以前的囊肿剥出术。 第二节 阴道炎症 滴虫性阴道炎 一、病因    滴虫性阴道炎是最常见的阴道炎,病原体为阴道毛滴虫。最适宜pH值为5.2—6.6的潮湿环境.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性生活直接传播及公共浴池、浴具、游泳池、便器、以及污染的医疗器械等间接传播。 三、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白带增多,分泌物刺激外阴皮肤可引起外阴瘙痒。 少数可侵犯尿道、膀胱,而有尿频、尿急、尿痛,甚至血尿等症状。 滴虫能吞噬精子,阴道分泌物可妨碍精虫的存活,因而有时可引起不孕。 少数患者阴道内有滴虫感染而无炎症反应,可无症状,称为“带虫者”。   妇科检查可发现阴道内有较多稀薄脓性,黄绿或灰黄色带泡沫,有臭味的分泌物,阴道粘膜充血,重者可出现出血点。 四、诊断   多不困难。用生理盐水悬滴法,如能发现有呈波形运动的毛滴虫,即可确诊。室温过低时滴虫活动力也减低,可将盐水稍加温后再检查。必要时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五 治疗 (一)全身用药  灭滴灵200mg,每日3次,7日为一疗程,或400mg每日2次,共7天。亦有用2g顿服者。      (二)局部用药   用0.5%~1%乳酸或醋酸或1:5000高锰酸钾冲洗阴道后再用药,可提高疗效。常用药为灭滴灵200-400mg,每晚置阴道深部,连续7~10天为一疗程。    (三)治疗中注意事项   为避免再次感染,治疗期间,内裤及洗涤用具应煮沸消毒。因治疗后易复发,故经后3~5日应复查。无条件复查,经后又出现症状者,可重复治疗。治疗期间禁性生活,夫妇同治. 连续3次月经后检查白带滴虫阴性者,方可认为治愈。 念珠菌性阴道炎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 75%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VVC 一、病因     为常见的阴道炎,多由白色念珠菌(白假丝酵母菌)引起。该菌平时寄生于阴道内,当阴道内糖原增多、酸性增强时,即迅速繁殖引起炎症,故多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及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如长期应用抗生素,改变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