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有机化学工艺
古代有机化学工艺
人类最早的有机化学工艺是酿酒。有趣的是,四大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中国和印度都在差不多时间,不约而同地发明酿酒工艺,这大概跟这些国家的农业生产水平接近有关。酒的原料是谷物,用作发酵的催化剂是曲。这是人类最早利用酶催化谷物水解,制作酒精的方法。我国人民在酿酒工艺上有独特贡献,很早就总结出一整套酿酒经验,包括原料选择、制曲、渣料处理、蒸煮条件、用水标准、设备以及蒸馏技术等。这跟埃及人用麦制啤酒的经验可算得上并驾齐驱。
染色比酿酒工艺稍晚,它的发展很不平衡。中国是最早发现蚕丝并用它织成绸缎的国家。早在商周时期,劳动人民就发明黑、赤、黄、白、蓝五种染料。到秦汉,染色技术进一步发展。1972年,马王堆出土的汉代丝织物,颜色鲜艳,千年不变,可见我国古代染色技术的高超。埃及是最早发明用金属盐作媒染剂染色的国家。相传在距今3000年前,埃及人就用茜根汁加金属盐来染木乃伊的包裹布。地中海沿岸部落最早用动物染料海螺把织物染成紫色,专门给帝王贵族制衣。这种染料因此叫王冠染。总之,古代人只能从天然的动植物或矿物中获得染料,产量之少可想而知。
油漆也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一大发明。在距今4000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把漆树的汁经简单处理后涂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高聚物的膜,以保护器具不受空气中氧气、水的腐蚀。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把桐油和漆合用,成为油和漆共用的创举。稍后又发明在油漆中掺入催干剂和颜料,如加入密陀僧(氧化铅)、土子(二氧化锰)等。这不仅提高漆器的生产效率,还能制出五颜六色的漆器。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驮侯夫人墓中许多漆器,不仅外形图案栩栩如生,而且完好如新,堪称世界奇迹。亚洲的其他国家使用的油漆技术都是来自我国。欧洲直到17世纪才有漆器,造漆技术也是从我国传去的。
有机物的合成
18世纪,人们接触的有机化合物都是来自生物体,例如,从柠檬中提取柠檬酸,从苹果中提取苹果酸,从动物脂肪中分离出甘油。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人们力图合成它们而都以失败告终。因此化学家们认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19世纪初,瑞典著名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力图冲破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整整花了15年光阴,努力用碳、氢、氧、水等无机物来合成有机化合物,结果还是失败了。于是,他不得不作出有机物是生命活力创造的,高不可攀的结论。他还把这些化合物取名为有机化合物,意思说它们是生物体制造出来的化合物,这就是今天还在用的有机化合物名字的由来。
F.Wohler,1800——1882)却暗暗下决心去填补无机物和有机物的鸿沟。
1824
1828
NH4Cl+AgCNOAgCl↓+NH4CNO
NH4CNOCO(NH2)2
第二种方法用氨水跟氰酸铅作用,然后分离氢氧化铅沉淀后得到。
2NH3H2O+Pb(CNO)2→Pb(OH)2↓+2NH4CNO
1845K0lbe,1818——1884)花了7年心血用氯气、氢气等无机物合成了醋酸。方法如下:
维勒作为第一个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家而名垂青史。
(二十五)有机结构理论的建立
最早用来解释有机化合物的是贝采利乌斯提出的二元论。二元论把化合物分成正负两大部分,它们的结合是正负电力吸引的结果。
C4H10O,醋酸是C2H6O2,乙醇是C2H6O。但是,这样的解释显然是十分无力的,因为这些有机物的溶液都不能电解,也不显示电性,所以想用二元论解释有机物的组成是行不通的。
1832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和他的好朋友李比希,提出基团说作为有机化学理论被载入史册。它的要点是:基团是有机化合物的基础,基团在反应时保持不变,可看作是一个元素参与反应。例如,基团跟某一元素形成的化合物,这元素能被其他元素置换。
RX)中的卤素能被羟基、氨基等取代,而R部分保持不变。但在大多数有机反应面前,这学说还是软弱无力的,如乙醇羟基中的氢能被钠取代。
1834
他们认为,有机化合物能根据官能团分成若干类,它跟电性无关,每类中的官能团能被其他官能团或元素取代。例如,
虽然,类型论能够从有机化合物分子整体出发解释许多事实。但是它只能解释一些简单有机物的组成和反应,在复杂有机物面前就无能为力,更不能揭示有机化合物的内在规律。再者,随着有机物的发现,类型不断增加,而且类型复杂,常常令人捉摸不定,无所适从。因此,时代呼唤科学家创立一个能解释有机化合物客观规律的理论。
1857F.A.Kekulé,1829——1896)总结前人对有机化合物的一切研究,抓住原子价和有机化合物中碳这两个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他指出,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原子结合而成,跟每一个原子化合的其他元素原子或基团的数目取决于各成分的亲合力——原子价。实验证明,H、Cl、Br、K、Na是一价的,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一中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doc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历城区高一上学期模块考试(期中)英语试卷+听力.doc
- 制图综合的方法二、影响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三.ppt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历城区高二上学期模块考试(期中)英语试题+听力.doc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图片版).doc
- 办法-国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学.doc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有答案).doc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淄博七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doc
- 副食品的添加.ppt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doc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有答案).doc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英语试题(有答案).doc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1月)英语试题(有答案).doc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晋中市名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英语试题.doc
- 可采行措施.ppt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运城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英语试题(图片版).doc
- 变电站串联谐振试验装置-国测华能.doc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运城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英语试题(图片版).doc
- 反应器-泡罩塔.ppt
- 2016-2017学年广东广州市普通高中下学期高二英语期中模拟试题0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