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漳浦一中许志东2009年福建省高考复习之“孟子”专题
漳浦一中 许志东 (福建省古田一中2008-2009学期期末考试) (一)文化名著阅读。(6分) 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失职),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曰:“此非距心(大夫的名字)之所得为也。”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治理都邑的人),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以放牧牛羊作比,批评孔距心,对孟子的意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指出孔距心的能力太差,只能干牧羊之类的事情。 B.如果自己做不好就应当让更有才能的人来做。 C.如果是自己不能自做主张,为什么不辞职? D.国君有责任,难道你自己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文章最后说孟子“为王诵之”,“诵”在这里的意思是“陈述”。根据原文回答:孟子向王陈述了什么?他陈述的目的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D. 陈述内容:孔距心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在凶年饥岁,老百姓无法生存,却没有予以救济,及通过牧羊作比孔距心及时醒悟。(意思相近既可)(1分) 陈述目的:让齐王明白无论是官员还是国君,都要有责任心,不要对百姓的生死不负责任、无动于衷。仁政爱民,是上至帝王,下至长官都应自觉履行的基本德行。(2分)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6分) 徐子曰:“仲尼亟①称于水,日‘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②,不舍昼夜,盈科③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徐子引用孔子赞美水的话,但不知其用意,便请教孟子,想弄清说的是什么道理。 B.在这段对话中,孟子以水喻人。认为水应有源,人应有本,否则必将桔竭、浮躁。 C.孟子叹息时间像流水一样,奔腾不息。一去不复返,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珍爱生命。 D.孟子所说的“声闻过情,君子耻之”,是在批判某些人追求不适当的虚假名声。 (2)孟子还说过“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与上文所阐述的道理相同。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盈科而后进”“不盈科不行”的理解。(3分)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 (一) ??? 曰:“敢问国君欲养君子,如何斯可谓养矣?” ??? 曰:“以君命将之,再拜稽首而受。其后廪人继粟,庖人继肉,不以君命将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后举而加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 (选自《孟子·万章下》) ????????????????????????????????????????????????(二) ??? 陈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则仕?”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君闻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选自《孟子·告子下》) (1)下列各项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一)中子思认为,每次送肉来都以国君的名义,不是供养君子的方式。 ?B.选文(一)孟子认为尧是懂得尊重贤人之道的君主。 ? C.选文(二)中孟子提出君子可以出来做官有多种情况,可以辞去不干也有多种情况。 ?D.选文(二)中孟子认为如果国君一时没有按照君子的主张办事,但是接待上恭敬有礼那么君子还是可以暂时就任的。 ?(2)根据以上两个文段,简要谈谈孟子认为国君应如何对待君子,又分别是从什么角度阐述的?(3分) (1)C(孟子提出君子可以出来做官有三种情况,可以辞去不干也有三种情况)(3分) ??? (2)第一则从国君养士的角度,第二则从君子出仕的角度。? 孟子认为国君对君子应致敬以礼(以礼相待),但不能经常用非常隆重的礼节来对待他们;同时对君子的进言、主张应积极听从实行。(3分) 参考译文(一) 万章问:“国君想要供养君子,怎样才算恭敬地供养呢?”??? 孟子回答说:“把君主的旨意传达给他,他便先作揖稽首,才接受君主的旨意。此后由管粮食的人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