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优化课件:17.2.4鉴赏艺术手法(苏教版山东专用)
订正指导 1.本题考查对情节发展中特定细节描写作用的理解,考生只是注意到了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而没有从小说的情节结构方面进行分析。此类题目一般从对表现人物性格和对推动情节发展两个方面的作用解答。 2.答案的表述太过笼统,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很明显,但是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条陈述。回答此题一是点明所用的修辞手法,二是分析其表达效果。 阅卷专家点拨 品析小说表达技巧题同散文“鉴赏表达特色”题做起来没有多少区别,同样包含了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即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不过,它还有自身特点: 1.一定要注意文章对人物自身的描写技巧,如肖像、心理、动作(细节)、语言等,更要注意人物间的相互对比、映衬技巧及环境衬托作用,即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实写和虚写。 2.小说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灵活多 变,它可以包罗其他艺术体裁的所有写法,分析时要注意视野的广阔。但重点应放在情节、环境、细节、人物和表现手法上。 3.对内容和效果的分析一般要紧紧扣住小说四要素——情节、人物、环境、主题作答。另外,从表达效果切入,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从表达者的“表达视角”考虑,分析“表达作用”;二是从阅读者方面考虑,看作者这样写可以对读者的阅读产生什么样的积极效果。这样全盘考虑,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节表达出来,在这里,学生向老师表达自己的心声,而又与老师的态度不谋而合,这对老师当然是一种由衷的喜悦,当然表现在人物的动作中。 答案:(1)面对洋溢着爱国热情、要求做志愿者的学生,递手帕的行动表现了孟弗之作为老师的嘉许和关爱。 (2)学生间的递、接,表现了志同道合的同学间的默契。 (3)师生间的递、接、还,表现了彬彬有礼的师生在民族大任的召唤下情感的水乳交融。 3.(2011·高考安徽卷·原文见第一节)按照要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对小说中画线①处的人物语言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小说中画线②处所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这段文字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要读懂题目的指向:第(1)小题属于赏析,第(2)小题是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第(1)小题要赏析的是人物语言,扣住“怎样描写的”和“有什么作用”两个方面回答即可,怎样写,一般又要考虑修辞、用词、句式等。 第(2)小题回答描写方法,要区分描写对象,人物描写的方法就很简单了;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回答,本题只要求分析情节方面的,联系下文分析即可。 答案:(1)运用了夸张、比拟的手法;写出了鸟笼的精美,表达了老大夫对鸟笼的赞赏之意。 (2)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推动情节发展,是下文巴尔塔萨送鸟笼的直接原因。 高考主要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尤其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 细节描写的作用如下: 1.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的性格、追求、爱好。如鲁迅《孔乙己》中, 方法感悟 孔乙己会“回”字的四种写法,典型地表现了这个人物的迂腐和呆气。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严监生临终前望着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芯的油灯而不肯断气,入木三分地表现了这一人物的吝啬和刻薄。 2.典型的细节可以深化主题。如鲁迅《药》中的“人血馒头”这一“物”的细节,形象而深刻地表现了辛亥革命脱离人民群众的根本弱点。 3.典型的细节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下得正紧”这一自然景物的细 节描写,致使林冲到山神庙躲避风雪,才有杀死仇敌的故事,这样细节描写就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如《水浒传》中 “回头看那日色时,渐渐的坠了下去”,营造、渲染了一种紧张而恐怖的气氛,为老虎的出现作铺垫。 4.典型的细节可以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如鲁迅《风波》中钉了十六个铜钉的瓷碗和七斤一家晚餐吃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就渲染了当时的时代气氛和地方特色。 5.营造典型的环境,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活动。 考查点三 鉴赏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 4.(2011·高考浙江卷·原文见第一节)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 考题呈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故事的主体部分叙述了这位读者向作者反映的他与他妻子的乘车经历,用的是第三人称。这种人称的叙述,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使故事的讲述更具有客观性。 答案:第三人称叙述。①突破开篇以第一人称写“我”的所见所闻的局限,较为自由地展现事件过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②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讲义:专题30《现代文阅读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人教版).doc
-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讲义:专题31《现代文阅读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人教版).doc
-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讲义:专题32《现代文阅读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人教版).doc
-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讲义:专题35《现代文阅读根据内容推断和想象》(人教版).doc
- 201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末复习:古诗鉴赏.doc
- 201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单元练习--不等式.doc
- 201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单元练习--三角恒等变换.doc
- 201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单元练习--圆与方程.doc
- 201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单元练习--圆锥曲线与方程.doc
- 201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单元练习--函数的应用.doc
-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优化课件:17.1.1理解重要的词语和句子(苏教版山东专用).ppt
-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优化课件:17.2.5探究题突破(苏教版山东专用).ppt
-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优化课件:18.2新闻阅读(苏教版山东专用).ppt
-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优化课件:18.3调查报告的阅读(苏教版山东专用).ppt
-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优化课件:18.5探究题突破(苏教版山东专用).ppt
-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优化课件:19.1立意(苏教版山东专用).ppt
-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优化课件:18.1传记的阅读(苏教版山东专用).ppt
-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优化课件:19.3开头和结尾(苏教版山东专用).ppt
-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优化课件:19.2拟题(苏教版山东专用).ppt
-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优化课件:19.5情感(苏教版山东专用).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