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蜀南地区茅口组气藏动态特征分析研究
安岳气田须二气藏
井间连通性与治水对策研究
唐 瑜1 庄小菊1 王乔怡如2 曾 敏1
1.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摘 要 安岳气田须二气藏动态监测资料少,气藏连通性不清,治水措施多样,效果参差不齐。本文从气藏地质基础入手,结合生产动态资料,深入分析气藏井间连通关系,认为气藏以独立单井压力系统为主,井间基本不连通;气藏气水关系复杂,地层水侵方式以裂缝水窜为主,生产受水影响严重,但水体能量小。在此基础上综合排水工艺的适用条件,提出气藏应实施单井排水的治水思路及不同产水特征下的治水工艺措施。该研究成果对安岳须二气藏治水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建议措施已在生产现场应用。
关键词 四川 安岳 须二气藏 连通性 治水对策
0 前言
安岳气田须二气藏位于四川盆地中东部资阳市安岳县境内,属于川中古隆中斜平缓构造带中部磨溪-龙女寺构造群,是构造背景下的岩性圈闭、弹性气驱中含凝析油气藏[1]。气藏单井产量差异大,多以低小产井为主,多数气井投产初期产水,由于产水影响气井产量、压力快速下降,间歇井和水淹井增多,导致气藏采出程度降低。在气藏开发过程中曾试图寻找连通性较好的区块采取整体治水措施但效果较差。因此深化气藏连通性认识及气水关系,寻找有效的治水对策是气藏延缓递减面临的重要课题。
1 气藏基本地质特征
(1)安岳须二段底部构造为自南西--北东倾向的平缓斜坡,地层倾角一般在10°以内,构造受力较弱,区块断裂不发育,裂缝发育不均,仅在小断层附近发育,分布范围局限[1]。
(2)须二段地层厚98m~180m,平均埋深2200m,是主要含气层段。属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微相是有利的沉积微相[]。
(3)岩性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层低孔(平均8.32%)、致密(平均0.225mD)、高含水(平均67%)[],孔喉结构较差[],储渗类型以孔隙型为主、局部发育裂缝~孔隙型储层。
(4)气藏主要的开发目的层须二上亚段纵向可以分为三个砂层组,展布非均质性强,纵向多层,平均4~5层,单层厚度较薄一般1m~5m,横向连续性较差呈透镜状展布。
(5)气藏属中含凝析油、常温高压、构造背景下的岩性圈闭气藏,驱动方式为弹性气驱2 气藏连通性分析
安岳须二气藏面积大,气藏各区块单井地层压力差异较大。等高线-1700m以上区域地层压力30~32MPa;等高线-1800m以下区域地层压力32~35MPa。由于气藏缺乏最有力的井间干扰资料,本文从地质基础入手,采用静、动态结合的方法开展气藏连通性研究[],认为:气藏以单井压力系统为主,井间连通性差,仅在同一断层附近小范围的气井可能存在连通。其依据如下:
2.1须二段地层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地层横向连通性较差
安岳气田须二段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席状砂等微相(图1),储层砂体主要发育在水下分流河道,纵向上表现为多透镜体砂体叠置,横向上因沉积微相变化连续性较差。该沉积特点影响储层横向连通性差。
2.2地层压实作用强烈致储层致密以及构造平缓、裂缝不发育影响储层的连通性
根据薄片观察,须二段砂岩压实作用强烈。镜下软质泥屑、泥板岩屑、炭屑(煤)屑及云母屑等强烈压实变形,中等强度岩屑也有较强的压实变形,岩石颗粒呈线接触或缝合线接触,表明岩石压实作用强烈。另据铸体薄片鉴定,统计压实损失孔隙度高达6%~18%,占总孔隙度损失的30%~65%。强烈的压实作用导致储层致密,不仅降低了储层的孔隙度,也严重损害了储层的渗透性,影响储层的连通性(图2)。
图1安岳须二气藏须二22沉积相分布图
图2 压实作用强,软质岩屑呈定向分布, 图3 层间缝(岳104井)2256.73m~2257.04m
铸体,正交偏光(安岳2井 2235.26m) 低角度倾斜缝(岳112井)2484.09m~2484.31m
另外,须二底部构造平缓,构造受力较弱,无大断层,仅存在小断层。根据岩心统计,须二段取芯13口井678.60m,仅3口井见裂缝11条,且为水平缝和低斜缝,线密度0.06~0.07条/m,宏观裂缝极不发育(图3)。从13口成像测井分析,仅4口井见裂缝响应。可见须二段储层裂缝总体不发育。综上表明,须二段储层致密,裂缝不发育,致使气藏连通性较差。
2.3气藏气水界面不统一,存在多个独立水体,佐证气藏是多压力系统
气藏钻试成果证实,在构造的高部位或低部位均存在水体,平面上水体分布与构造海拔无关,这表明气藏不具有统一的气水界面和存在多个独立的水体,佐证了气藏不可能为同一压力系统,应为多压力系统。
2.4实测地层压力资料证实须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我们班四岁了(第一课时)》课件.pptx VIP
- 银屑病关节炎早期识别与诊治专家共识解读.docx VIP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系统健壮性分析课件.pptx VIP
- Power Up教材配套测试PU2期末测试卷答案.pdf VIP
- 农村公路病害识别图、日常巡查保养记录表、群众性养护日常保养常见问题与处治方式汇总.pdf VIP
- 2019医用输液泵和医用注射泵安全管理.docx VIP
- 儿童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方案(2026-2030年).docx
- 护理不良事件-课件.pptx VIP
-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变更情形及审查要求、适用简易程序的建设项目种类.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