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析天然染料在现代黎族织锦中的地位
试析天然染料在现代黎族织锦中的地位
王哲波 占达东
(琼州学院 海南 三亚 572022)
摘 要:本文试着从黎锦所用之材料、染料方面入手,探讨天然染料与现代黎族织锦的生产关系、以及当前黎锦面临的危机与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黎族,黎锦,传统染料,天然染料,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海南岛地处热带,岛上植被物产资源丰富,山青水秀天蓝,这对岛上原住民——黎族来说是极大的恩赐。在份厚礼中,黎族人民也把握住和应用这些天然自成的资源,创造出了颇具特色的服饰文化,黎族织锦(以下简称黎锦)就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其包括筒裙、上衣、裤料、被单、头巾、腰带、挂包、披肩、鞋帽等。由于黎族没有民族文字,也缺乏汉文方面的相关记载,所以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是何时何人开始了这样的创举,但它却是经由黎族人世世代代地流传和发展过来了。从原始状态到树皮布到更成熟的织锦。其所展现的是黎族织造的精细工艺和极具特色的纺织品。由此本文试着从黎锦所用之材料、染料方面入手,探讨天然染料与现代黎族织锦的生产关系、以及当前黎锦面临的危机与发展等问题。
一、黎锦的用料及染技
黎锦所用的材料都是纯天然的,是从海南岛的植物、动物或矿产资源中获得的、不经人工合成,很少或没有经过化学加工的染料。经多方调查表明,黎锦常用原材料中,有2种棉类植物、3种麻类植物和10种染料植物共15种。
用于黎锦织造之材料分别为:1、海岛棉(学名:Gossypium barbadense),海岛棉所产的纤维是一种细长、富有丝光、强力较高的棉纤维,又称长绒棉。这个棉种最初分布在云南开远、广东海南岛、福建南部等地区,大都为多年生海岛棉;2、木棉(学名:Gossampinus malabarica),木棉纤维是果实纤维,附着于木棉蒴果壳体内壁,由内壁细胞发育、生长而成。木棉纤维因其长度较短、强度低、抱合力差和缺乏弹性,难以单独纺纱,所以一般作为辅料使用。制作工序分采棉、煮棉、晒棉、纺纱、织布、染色等几个步骤;3、火索麻(学名:Helicteres isora)、羊蹄麻(学名:Bauhinia kerrii)和苎麻(学名:Bauhinia nivea)等麻类植物。对麻的处理则主要有采麻、洗麻、煮麻、织布、染色等几个环节。
用于黎锦织造所用之染料分别为:板蓝(学名:Baphicacanthus cusia)、蓼蓝(学名:Polygonum tinctorium)、假蓝靛(学名:Indigofera suffruticosa)、乌墨(学名:Syzygium cumini)、枫香(学名:Liquidambar formosana)、山蓝(学名:peristrophe roxburghiana)、苏木(学名:Caesalpinia sappan)、谷木(学名:Memecylon ligustrifolium)、黄姜(学名:Curcumae domestica)、落葵(学名:Basella rubra)等。
整个的黎锦织造工序有:轧花、弹花、搓条、纺纱、合线、绕线、绕纱、牵布、织布、染色等。在染色这道工序中,一般有两种染色法:一种是较为常见的植物染色法,比如:将植物的叶子放入水缸内浸渍3天后取出丢弃,再放入螺壳烧成的石灰、酒加以搅拌,直到成靛为止。然后把纱布放入染缸内染色,一定时间后捞出来晒干,若色彩太浅,则再投入缸内染色,直到满意为止。另一种是独特的泥浆染色法,比如:将织好的麻布浸于松软的黑色稀泥中一段时间,使泥中的黑色素浸染到麻布上,以达到想要的染色效果。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取黄姜染黄线、取板蓝染蓝线、取乌墨树皮染褐色或染黑色、用文昌锥树皮(黎语称为“坑派”)染红色等等。她们对黎族地区生长的各种染色植物的特性有了深刻的了解,并掌握了提取和应用种类繁多的植物染料和个别矿物染料的染色技术。
黎族有两种染布方法:一种是纺前染,即把经纱、纬线染成一定颜色,如青、蓝、红等色;另一种是织后染。……一般先把这些植物捣碎、浸泡,拌以石灰,草木灰,然后把布浸入其中,每天染,晒一次,经过三五天染制就可以了。……还有一种缬法,又称扎染。扎染工序又分为描样、扎制、入染、解结、漂洗等过程。扎染时先把精纺线绷在特制架上做经线,用黑线扎经,扎经后染色,再将所扎经线解开,所扎处呈现未染色的图案。这是流行于美孚方言区和哈方言区扎染的染色技术,古称绞缬染。先扎经后染线再织布,把扎、染、织的工艺巧妙地结合一起,工序上是较为独特的,这种染法在保亭、琼中也有使用,但都比较简单,而东方美孚方言区的扎染比较复杂,最具代表性。由此可见黎锦整个工序和织造过程是较为繁琐的,往往一套完整的黎锦制作,耗时都较长。一般情况下,一件筒裙都可能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
二、黎锦的色彩及构图特点
经过繁琐的工序后出炉的黎锦,既是用品或饰品,同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